第1165章 另起波瀾
馮都護也不想見那個老匹夫。
姜維過不來也無所謂,反正馮都護現在也不想讓他為難。
但蔣斌好歹是河東太守,就算是不能知道太多的軍中之事,這糧草后勤之事,總還是要地方官府配合的。
若不然,大漢將士再厲害,也不能餓著肚皮上陣殺賊。
“除了一開始調用過一些糧草,到現在為止,倒是沒有征用地方上的存糧。”
河東乃是天下有數的重郡。
天下大亂以前,三河之地當屬河南為最。
但大亂之后,河東的戰亂,反而是比其他地方更少一些。
所以三河之地,河東反而成了人口最多的地方。
就算是今年有春旱,但一來河東河流眾多,又處于大河邊上,耕種極有優勢。
而且現在納入了大漢的管理,有了新型水車,旱情的影響自然要比別的地方小得多。
正是因為種種原因,河東的存糧,一直不算少。
現在魏延調動兵力,卻又沒有要征用地方存糧跡象。
這讓馮都護又有些疑惑起來。
這老匹夫難不成當真是想重新調整河東和上黨的布防?
而不是想要出兵?
馮都護有些頭疼地揉了揉腦袋。
相對于出兵,這大概算是一個好消息?
大不了看成是魏延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只是從蔣斌嘴里得知魏延所言,讓馮都護又有些隱隱的擔心。
長嘆了一口氣,想起當年自己初至河東時,左有蔣濟,右有司馬懿,后有幽州威脅退路,猶能安坐大河邊釣魚。
沒曾想,如今河東重歸大漢數年,自己舊地重游,卻是如此心神不安。
“河東乃是關中之屏障,河東若是有失,則長安不穩。”
馮都護看向兩人,叮囑道:
“何況對面的司馬懿,并非等閑之輩,你們告訴征東將軍,若是河東有異,一定要及時上報長安。”
魏延是指望不上了。
丞相生前,一直把魏延留在身邊,除了是看重他的勇武,未必沒有看住他的意思。
因為魏延此人,自視甚高,再加上性子太過桀驁不順。
有人能壓得住他還好,若是沒人能壓得住,誰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
說白了,此人就是一把雙刃劍。
現在丞相沒了,宮里還把他放到河東來,馮都護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讓石苞出任征東將軍參軍,正是為了派到姜維身邊,以便能及時掌握河東的動靜。
算是勉強上一道保險吧——當然,更多的是心理安慰。
雖然一直想著早日回到長安,但馮都護還是在河東呆了一段時間。
甚至前往河東最靠近軹關的垣縣巡視一番,以示威懾之意。
馮都護現在還不知道魏延為什么改變河東的布防。
也不知道他對軹關以東的河內魏軍有沒有后手。
但馮都護這一番巡視,至少可以讓蔣濟短時間內不敢輕舉妄動。
在河東呆了足夠長的時間,馮都護這才西渡大河,回轉長安。
這么一耽擱,回到長安時,已經是延熙四年十二月最后幾天了。
此時的關中,已經覆蓋了一層白雪。
長安城的未央宮內,馮都護在某個偏殿見到了阿斗。
“臣永,拜見陛下,愿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明文何須如此多禮?快快請起。”
阿斗連忙上前,親自扶起馮都護:
“我在這里見你,就是因為這里沒有外人,不須拘禮,來來來,快坐。”
“謝陛下。”
阿斗連忙擺了擺手:
“喛,說了不用這般多禮,你此番出巡北地,為國操勞,要說謝,那也是我謝伱。”
阿斗一邊說著,一邊看向馮都護,語氣中帶著感嘆:
“明文臉上頗有風霜之色,看來這次出巡,是真的辛苦了。”
“天氣寒冷,這是我讓人特意熬的熱湯,快喝。”
說著,阿斗示意馮都護案上的湯水。
“謝……”
看到阿斗眉頭一皺,馮都護把后面的放咽了回去,端起碗一飲而盡。
阿斗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
“明文,北地邊境,可還安穩?”
阿斗看來是真的有了長進,知道主動問起國事。
換成以前,說不定對北地那邊的風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