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聲北擊南
看著魏昌臉上淚痕未干,王含知道他意欲何為,連忙勸說道:
“魏小將軍,魏老將軍是讓你守好高平關,定然是早就考慮好了的。”
“你若是不聽魏老將軍的吩咐,到時壞了魏老將軍的安排,豈不是白費了魏老將軍的一番苦心?”
魏昌搖頭:
“王將軍,大人被迫親自斷后,皆是因為我任性之故。如今大人身陷險境,我若是坐視不管,豈是人子哉?”
他深吸了一口氣,認真地看向王含:
“王將軍,我知你久隨中都護,曾得到中都護的指點,領軍之能遠超于我。”
“故而在我看來,守高平關的人,你比我更合適。”
他說完,對著王含深深地拱手行禮:
“王將軍,一切都托付你了!”
說完,他翻身上馬,喊過親衛,吩咐把魏家所有部曲,還有這些年來大人培養出來的軍中營隊全部帶上。
待人馬召集完畢,魏昌便領著這兩千來人,向著長子逆行而去。
王含勸不住,只能是任由他去了。
誠如魏昌所言,他跟隨中都護多年,自然是學到了不少東西。
上黨眼下的局勢,高平關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王含又豈會看不出來?
再加上保護工程營的重任,由不得他不應下魏昌的請求。
軍情緊急,長子方面不好說,但高都城那邊的魏賊,恐怕旦夕便至。
魏延父子皆不在,王含只得擔任起守衛高平關的重任。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魏昌把魏延的老部下全部帶走了。
倒是讓王含省了不少事。
不過事情有利有弊。
魏延的親信,基本都是軍中的精銳。
他們的離去,讓高平關的殘兵的戰斗力,有些堪憂。
王含一邊布防,一邊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分別通知長安與河東。
就在并州風云變幻的時候,遠在南方的荊州,戰況也發生了變化。
陸遜先是讓諸葛瑾領軍攻打柤中,又寫信給馮永,吸引了荊州刺史毌丘儉的主力。
自己才在最后出其不意率吳國水軍逆漢水而上,干脆利落地截斷了襄陽與漢水北面的聯系,讓襄陽成為了漢水南邊的一座孤城。
雖然諸葛瑾已死,但陸遜讓步騭繼續領軍,猛攻襄陽南部的柤中。
與漢水北面失去了聯系的襄陽,又被吳軍連夜破了城外的水寨。
最終不得不把兵力全部收縮到城內。
根本沒有辦法派出援軍支持柤中的魏軍。
陸遜來得太快,導致襄陽城的守軍在最開始的時候應對失措。
連護城河里的水寨都能在一夜之內丟失,更別提能與柤中魏軍有所配合。
雖然柤中的魏軍極力想要阻止吳軍渡過蠻水北上,但步騭利用優勢兵力,一面正面佯裝強行渡水。
而另一方面,又派出奇兵,繞到下游,在魏軍兵力所不及的地方渡水,然后再從側翼包抄過來。
面對吳軍的包圍之勢,柤中魏軍雖然頑強抵抗,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
大部分或戰死,或被俘,只有極少一部分逃回襄陽。
步騭攻取了柤中之后,繼續領軍向北,進逼襄陽。
襄陽城三面環水,唯一的一條陸路,便是南邊方向。
如今柤中失守,步騭領軍從南而來,開始對襄陽城形成全面包圍之勢。
待步騭攻下柤中的消息傳到陸遜耳里,饒是陸遜這等沉靜人物,都抑制不住自己的狂喜之意,忍不住地附掌大笑:
“襄陽終于要落入吾等之手矣!”
柤中之所以是襄陽的南邊屏障,就在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
這一帶屬于丘陵地貌,又有夷水與蠻水為依仗。
正好卡在江漢通道——也就是南郡與襄陽的交道要道——的西側。
當年赤壁之后,關羽曾與北方曹魏的樂進、文聘之間,有過一場少有人知的青泥之戰。
戰事的地點發生在青泥一帶。
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曹操進軍濡須口,攻打江東,孫權向劉備求援。
鎮守荊州的關羽派部將蘇非北上,意欲騷擾襄陽,牽制荊州魏軍,避免襄陽和江夏的魏軍順流而下,夾擊孫權。
誰料到蘇非被樂進所敗,關羽隨后親自領兵與樂進相拒于青泥。
后面江夏的文聘也領軍過來,夾擊關羽。
關羽不得已,退守南郡。
樂進趁機攻打江陵附近的臨沮縣、旌陽縣,皆獲勝。
這場戰事,規模并不算太大,甚至可以說,對當時的局勢無關痛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