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人心盡失
懿和大將軍之間,還有所顧慮,有些遮遮掩掩。
那么這一次的冀州之事,幾乎就是把矛盾公開化。
這也意味著,大魏的內部爭斗,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逼著各方準備站隊了。
“現在司馬懿不在洛陽,司馬師又病重不能理事,主事的人,乃是司馬昭。”
“司馬昭這個人,才干不及其兄,狠毒不如其兄,有行大事之心,偏又好惡無決。”
夏侯楙越說越興奮:
“這些日子以來,洛陽混亂無治,誰人不見?這一次是他初次接手此事,多半是沒有頭緒,只能按舊例行事,這才給了我們難得的好機會。”
別看夏侯楙這些年來,光是知道做買賣給司馬家賺錢,但實則他利用這一層關系,不知在暗中打探了多少門路。
一直以來,司馬懿重點培養的都是司馬師,司馬昭最多不過是奉命跑腿。
如今司馬昭驟然掌大權,根本沒有太多實務經驗,早已是手忙腳亂。
偏生西邊漢軍隨時會兵臨城下,東邊又要幫司馬懿拉攏世家大族,哪有時間讓司馬昭慢慢學習和準備?
而對于司馬懿來說,反正洛陽城現在就是個雞肋,就算是讓兒子玩壞了也不心疼。
玩不壞的話,說不得還能練練手,積累些經驗。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司馬昭這個新手,面對眼下這種情況,忙中出錯,那幾乎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國之碩鼠夏侯楙,經營了多年的鼠道,此時看到前方縫隙露出希望的亮光,自然是要奮力鉆上一鉆。
“沒錯。”夏侯威接口道,“吾等夏侯三族,困于洛陽久矣,以前欲走而不可得。”
“眼看著西賊大軍遲早將至,再呆在此處,恐怕兇多吉少,趁著現在這個難得的機會,不如早日離開是非之地為上。”
夏侯玄一聽,原本從容淡然的神色,終于出現了變化。
與夏侯楙對曹氏心有所怨不同,雖說夏侯玄曾得罪了曹叡,再加上因為玄學領袖的身份,被“浮華案”牽連,導致整個曹叡時代都被打壓。
但現在主政國事的大將軍曹爽,可是他的表兄弟啊!
曹爽主政后,曾屢次向司馬懿要人,為此甚至捏著鼻子給司馬師和司馬昭升了官,可見他對夏侯玄這個表兄弟,還是很看重的。
不過夏侯玄的名氣實在太大,司馬懿也怕夏侯玄跑去輔佐曹爽,給天下士子開了個壞頭,所以死活不愿意答應放人。
如今有機會離開洛陽前往許昌,一展胸中之志,要說夏侯玄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的臉色罕見地出現了些許激動之色以后,又很快消散不見。
然后竟是出乎二人意料的搖了搖頭:
“不,我不能走。”
夏侯楙和夏侯威愕然,不約而同地問道:
“為何?”
夏侯玄發出長長的嘆息:
“司馬氏對我監視甚嚴,若是我跟著走了,恐怕還沒出洛陽就要被他們發現。”
“到時候非但我走不了,恐怕還要連累兩位叔父也走不了。”
夏侯三族被困于洛陽,本是曹叡的意思。
最大的導火索就是夏侯霸“投賊”。
所以曹叡在時,夏侯威一族是被看管得最嚴的。
后來曹叡迫于關大將軍的強大壓力,出逃洛陽,等洛陽被司馬懿接管后,監視夏侯威一族的人員就有些尷尬了。
至曹叡病亡,司馬懿和曹爽分治洛陽許昌,司馬懿表面上要遵循曹叡遺訓。
實則他為了加強對洛陽的控制,能讓曹叡留下來的人安穩呆著就有鬼了。
夏侯霸背叛了曹魏,和我司馬懿有什么關系?
反倒是皇帝留下來監視的人,一直呆在我的眼皮底下,更讓人覺得不舒服。
畢竟能監視夏侯氏,自然也能監視司馬氏,對吧?
于是對夏侯威一族的監視,人員越來越少,越來越放松。
夏侯楙就更不用說了。
本來就已經是在青徐二州將功贖罪了,沒想到還是被牽連了進來。
后面又對司馬氏曲意逢迎,不說受到司馬氏的信任吧,但這么多年跪舔下來,至少司馬懿父子不會對夏侯楙有太大的戒心。
反倒是夏侯玄,最初雖然受到曹叡所惡,但好歹還有個羽林監的職位。
最多也就是不升官而已,還不至于到被看管的那一步。
誰料曹叡死后,反而因為名聲太大,又與曹爽關系匪淺,遭司馬氏所忌,受到了嚴密的監視。
思及這些,夏侯玄只覺得這世間荒謬之事,莫過于此。
想要進入朝堂,為國效力的自己,居然在大魏的都城被看管起來。
大魏,究竟是怎么了?
一念至此,夏侯玄本來有些欣喜的心情,一下子就消散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