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夏侯楙和羊氏的野望
越說越是來勁,連司馬懿都罵成了司馬老賊:
“大司馬,你有所不知啊,這幾個月來,司馬老賊把洛陽城的富人權貴差不多都遷去鄴城了,就連曹氏宗親都沒剩幾個。”
“如今洛陽人心惶惶,司馬師病重不能理事,司馬昭經驗不足,不知實務,機不可失啊大司馬!”
丟了函谷關和陜地,雖說洛陽西邊,還有一個漢武皇帝設的新函谷關,但誰都知道,那就是個擺設。
過了陜地,通往洛陽的道路就不再是單獨一條,而是南北皆可行。
而且比起險要難行的崤函古道,陜地以東的道路,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坦途。
南邊的道路,甚至還可以順水而下直達洛陽。
就算是瞎子,也可以看出洛陽已經是大漢的囊中之物。
只要拿下了洛陽,那關東的商道,還有司馬氏什么事?
想到自己不久以后能以勝利者的身份重新回到洛陽,夏侯楙決定……
一定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會建一支更大規模的商隊!
那個時候,自己靠著大漢,想賣什么就賣什么,想賣給誰就賣給誰。
司馬氏想要進貨?得加錢!
入他阿母的!
這幾年自己給司馬老賊賺了多少錢?
不吐出來就休想從他手上拿貨。
當然,想要實現這個夢想,關鍵還是要看大司馬允不允許……
這也是他著急忙火前來拜訪大司馬的原因。
賺錢嘛,不寒磣。
這等大事,越早定下越好,一日不定,一日心中不安。
“我何嘗不知洛陽易下?”
馮大司馬不知道夏侯楙的野望,但他對夏侯楙如此操心大漢收復洛陽表達了贊賞。
然后又有些嘆息道:
“只是眼下,想要進軍洛陽,并不是單單我們說了算。”
“洛陽也是大漢舊都啊,”夏侯楙以為大司馬說的“我們”,僅僅是指在場的人。
“陛下欲還于舊都,豈能少了洛陽?只要陛下愿意,大司馬愿意,還有誰能反對?”
大漢上下,誰能反對陛下和大司馬一起決定的事情?
“吳國。”
慷慨激昂的夏侯楙一下子沒能反應過來,定在那里:“誰?”
“吳國。”馮大司馬再次嘆息,“當年大漢僅有一州之地,國弱民貧,欲伐賊子,只能借吳國之力。”
“故而大漢與吳國盟誓時,曾對著皇天后土與山川河流盟誓,平分天下,洛陽被分給了吳國。”
“前些日子,吳主派人送了信過來,言吳國從未忘記兩國盟約,也希望大漢莫要忘記。”
所謂“吳國從未忘記兩國盟約”,指的是調走陸遜,同時放棄攻取上庸,把它留給了大漢這個事。
“希望大漢莫要忘記”,自然就是在暗示,按兩國盟約,洛陽可是在吳國名下。
漢吳兩國盟誓不是什么秘密,相反,此事早就傳得天下皆知。
夏侯楙聽到大司馬的一番解釋,頓時就是義憤填膺:
“吳人怎可如此無恥!大漢兵臨洛陽城下,他們身為盟國,居然想讓大漢放棄攻打洛陽?”
“那孫權遠在建業,等他領軍到洛陽城下,得等到什么時候?想那合肥,他可是打了十幾年都沒能打下來!”
“難道他一輩子打不到洛陽,我們還要等他一輩子不成?什么盟國,我看他倒像是魏賊的盟……”
“咳咳咳!”羊祜猛烈咳嗽起來。
夏侯楙自知失言,這才悻悻地住了嘴。
不怪他這般。
畢竟拋家舍業呢!
本以為只要能得到大司馬的支持,重整家業那就是易如反掌的事。
誰料到被遠在建業,甚至從未謀面的孫權壞了大事,這怎么不讓夏侯楙氣極敗壞?
孫賊,擋人財路,非人子哉!
“夏侯將軍,莫要激動,洛陽我們肯定是要拿下的,但怎么拿才不會讓人非議,卻是要好好考慮一下的。”
若非馮大司馬曾經坑過夏侯楙,知道此人的貪財性子,看到對方這番表態與說辭,他說不得就真以為對方是大漢忠臣呢。
當然,要說夏侯楙不是大漢忠臣,那也不太對。
畢竟人家冒了那么大的風險,拋家舍業也要投靠大漢。
所以馮大司馬覺得,不能冷了對方的心。
“或者說,在沒有與吳國那邊商議好之前,大漢近期不會對洛陽有什么大動作。”
當然,更深層的原因,還是去年的大戰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
更別說真要再次發動大戰,那就得大規模征發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