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現(xiàn)代發(fā)展,自古以來
第468章 現(xiàn)代發(fā)展,自古以來
玄微界風波隱隱,現(xiàn)代世界,卻越發(fā)清平。
又是虹山的秋天。
鄭法在養(yǎng)老院后面的山林中漫步,身旁伴著唐靈嫵。
身后稍遠兩步,白老頭和田老師并肩而行。
林間秋意蕭瑟。
腳下寬闊枯黃的樹葉沙沙作響,樹枝間穿過的秋風拍打著鄭法的臉,帶來陣陣涼意。
山路難走,但他們都是修行之人,自無大礙。
唐靈嫵三人似乎也知他只想走走,話也不多。
一路雖無言,鄭法心中焦躁漸熄,也安靜了下來。
玄微將變,九幽魔祖心思難測,昊日山虎視眈眈。
九山勢弱,元老頭心中暗藏憂懼,鄭法也難言平靜。
好在他也習慣了將現(xiàn)代世界當成暫時的港灣——休憩幾月也好,枕戈待旦也罷,總是他一個梳理思緒的地方。
唐靈嫵他們似也習慣了,以前不知詳情,如今卻明白鄭法在“另一個世界”有著一片基業(yè),自然愈發(fā)理解。
四人雖未用法術,但修行之人,身手矯健,不消半個小時,他們就站在了虹山主峰頂峰。
極目下望,如今的虹山盡收眼底。
“變化真大啊……”
白老頭感慨,語氣中有著難以磨滅的自豪。
田老師笑道:“那是靈嫵的功勞。”
唐靈嫵的腦袋搖得很堅決:“是鄭法的功勞。”
比起初來養(yǎng)老院之時,此處的景色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
那時候的虹山,雖然靠近京城,但總體稱得上偏僻,山腳只有個小村,此外幾乎就是一片荒蕪。
如今原來的村落所在,建筑錯落,近乎形成了個城市。
除了之前的一條高速路外,又有三條近年新修成的公路,車輛自四面八方而來,匯聚山腳下。
公路和公路之間,夾著一塊塊藥田和麥田。
山腳的城市里面,有著山中科研人員家屬的宿舍。
除了這些人,九山糧食公司,九山藥業(yè)公司的總部,也聚集在此。
因著各個公司在國內的地位愈發(fā)舉足輕重,業(yè)務自然繁忙,人口就越來越多。
后來白老頭的九山武館等公司搬了過來之后,整個虹山養(yǎng)老院的核心產(chǎn)業(yè),幾乎都聚集在虹山腳下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腳的居民一日多過一日,去年還新建了個商場,聽說生意不錯。
楊組長曾笑言:若非擔心吵到鄭法,恐怕虹山高低得成個二線。
四人望著山下,恍惚中想起當年初來虹山,這地方頗為鳥不拉屎的樣子,心中一時也有些豪興。
“侯老跟我說了,等今年的靈麥四號大規(guī)模種植之后,差不多就能滿足國內市場了,十幾億人,不僅能不餓肚子,甚至能吃上最好的糧食。”田老師望著田間麥苗,開口道,“他最近修煉都不想修煉了,就撲在這個東西上。”
鄭法也望向那些麥田,麥田間,有一個個養(yǎng)老院的科研人員,正在記錄觀察。
田老師接著道:“那時候,咱們的著眼點,就該往靈植上使勁了。”
九山糧食公司,如今的產(chǎn)品,實則還夠不上靈植——雖然營養(yǎng)價值高,產(chǎn)量大,口感好,但無法吸收靈氣,對修行的好處就沒那么大。
當然,這點還真不是鄭法心系天下,主要就是靈植培養(yǎng)不順利,想要弄出靈谷,他也沒辦法……只能搞出些靈副產(chǎn)品。
但如今九山系列的稻種也好,靈麥系列的麥種也好,甚至各種蔬菜作物,口感產(chǎn)量營養(yǎng)價值,都非常的突出了,再著重于這個,已經(jīng)到了邊際收益遞減的階段,收益不大。
白老頭也點頭道:“說起來,我查過了武館的數(shù)據(jù),這兩年新入學的孩子,比之前的學生,身體素質有了顯著提升。”
白老頭負責的九山武館,如今幾乎負責著全國各大中小學校的廣播體操,他這么說,就很權威。
唐靈嫵加了句:“這兩年的平均壽命,漲得很快,可是聽楊組長說,醫(yī)療費用卻在下降。”
連鄭法聽到這話,心中也不由稍有些喜悅:
這幾個數(shù)據(jù),其實就是兩個字:強種。
要說原因,其實也是兩個:
九山糧食公司各種作物的滋養(yǎng)。
廣播體操的推廣。
白老頭站著,忽然叉著腰,一臉自豪:“不知不覺,咱們也做了好多事情。”
盡管鄭法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大的雄心壯志,可聽到這些,再看看白老頭和唐靈嫵臉上略帶些驕傲的表情,也有些小小的滿足感。
或者說,盡管他無意做什么事情,可許多東西,無形之中,確實在因他而改變。
“鄭法,咱們虹山研究院的招生什么時候開始?”白老頭又提到另一件事,“我每次去各個大學,都會被人追著問。”
鄭法想了想,沉吟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