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首戰妖獸,黃思媛對戰九紋蛟(求訂閱)
不一會,一道劍光就從大殿中飛了出來,直奔坊市西面的一座高山之上,來到了一座纏繞著些許霧氣的洞府之前。
劍光消失之后,一名三十歲上下的白衣男子從半空中落了下來,隨后他手中靈光一動,一張青色傳音符就飛入了眼前的洞府中。
“元禮,你先進來吧!”
片刻后洞府中一道聲音傳出,隨后纏繞在洞府附近的白色霧氣就自動分散到了兩側,露出了里面隱藏著的洞府大門,宋元禮見狀趕忙抬腿走了進去。
進入洞府之后,看到眼前端坐著的宋青鳴和黃思媛二人,宋元禮趕忙拱手行了一禮,隨后將手中的一張紅色傳音符交給了宋青鳴。
“七叔公,元皓剛剛從烏云嶺傳信回來,那里已經看到南下妖獸的先鋒大軍,估計現在距離金山坊只有不到五百里了。”
接過傳音輕輕掃了一眼后,宋青鳴立馬起身站了起來。
“去通知坊市中所有筑基修士,半個時辰后到議事廳匯合,另外讓玄峰帶幾個人去幫忙接應一下元皓他們撤離,以防那邊出現什么變故?!?br />
聽到宋青鳴的指示之后,宋元禮趕忙應了一聲,隨后便轉身離開了這里。
半個時辰后,金山坊議事廳中,此時大殿中已經站立了四十多名衣著不一的筑基修士。
這些人中,除了四位位守衛在金山坊的逍遙宗修士外,基本上都是平陽、清河兩縣筑基家族之人。
宋家除了宋青鳴和黃思媛夫婦二人外,也來了宋元禮、宋元皓、宋昌林、宋玄庭、宋玄青五位筑基長老,以及族中近兩百名煉氣期修士,家族一半多的力量都已經來到了“金山坊”中。
百年時光已過,當年參與過上一次妖獸動亂的許多人,早已經不在人群中了,換上了很多宋青鳴不怎么熟悉的新面孔。
這一百多年,平陽縣也發生了不少變化,自從直接依靠到了宋家這顆大樹之下后,平陽縣的修仙環境比以前要安穩了許多,境內眾多修仙家族都得到了不小的發展。
如今平陽縣中,比百年前又多出了一家筑基家族,已經有八大筑基仙族了,不過實力最為強大的還是曹榮雪所在的曹家,一門共有五位筑基修士。
掃視了一眼在場的所有筑基修士后,端坐在大殿上首的宋青鳴,才開口對著眾人說道:
“各位想必也都知道,妖獸大軍已經南下,前鋒距此也已經不遠了,估計差不多再有兩個時辰左右,就要來到我們金山坊這里了。
宗門將金山坊的防衛任務交給我等,還望在座的各位能與本座一道齊心合力擋住妖獸大軍,避免我人族生靈慘遭屠戮,助宗門共度此難關。
此戰,奮勇殺敵者,本座重重有賞賜,敢有遷延罔顧貽誤戰機之人,執法隊也要按戰場軍法從事?!?br />
“謹遵老祖號令!”宋青鳴話音剛落,站在下方的眾多筑基修士,趕忙齊聲喊出了一句。
相比百年前,這次妖獸動亂“金山坊”這邊人族修士的力量明顯要強了不少,僅僅是已經趕到坊市中的平陽、清河兩縣的修士,就已經將近兩千人了。
這次因為守衛坊市修士的力量比較充足,宋家并像上次一樣,一開始就招收大量散修前去“金山坊”幫忙守衛坊市。
第一批聚集在“金山坊”中的修士,基本上都是各家的派出來的精銳修士,無論是戰斗力還是戰場素質,都要比當初那些為了靈石而來參加大戰的散修要強很多。
除此之外,附近還有江陵、柳陽兩縣的修士正在趕來的路上,加起來差不多還有上千人,守衛“金山坊”的整體修士數量比百年前已經多了三成不止。
根據宋元皓在前線探查回來的消息,這次來到“金山坊”外的妖獸前鋒大軍,不算很多只有不到三百只妖獸,當中也并未發現三級妖獸的蹤跡。
為了給那些從未參與過這種與妖獸大規模作戰的煉氣修士多一些歷練的機會,宋青鳴并未出手親自參與此戰,只派了十幾名筑基修士領隊指揮了這第一場戰斗。
兩個多時辰后,“金山坊”北側突然揚起陣陣煙塵,緊接著數百只妖獸組成的大軍就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站在城墻上準備出戰的眾多煉氣修士,雖然也都是經常外出獵妖之人,但這樣大規模的獸潮他們基本上都還是第一次見到,看到這震天響動的叫喊聲,不少人心中不由得露出了幾分懼意。
沒多少時間給他們慢慢適應,妖獸大軍就已經沖到坊市前方,觸碰到了“金山坊”的護山大陣了。
“妖獸此番犯我人族疆土,殘害我同胞血脈,我等修士豈能讓它們如愿,眾位且隨我一起殺出去,將這些妖獸趕出我們的領地!”
等到護山大陣挫敗了這些妖獸第一波進攻的銳氣之后,站在城墻前方的宋元禮一聲怒喝率先沖去大陣,手中飛劍一劍就將前方的兩只低階妖獸斬成了幾段。
被鼓舞的眾多參戰修士,見狀也是立馬跟著宋元禮一起沖出了大陣,主動殺向了坊市外的妖獸大軍,震天的喊殺聲瞬間就響徹了整個戰場。
此次進攻而來的妖獸前鋒大軍,只有三百只妖獸,領頭的二級妖獸只有六只。
但“金山坊”人族修士一方,總共派出來了十四名筑基修士,還有七百多名煉氣期修士,參戰的修士是妖獸一方的兩倍有余,戰斗結果自然也不會有太大的意外。
經過了一個多時辰的廝殺,妖獸一方在損失了近一半的力量之后,剩下的妖獸大軍終于開始潰敗,在幾只二級妖獸的帶領下掉頭往北邊逃去。
“妖獸撤退了,我們打敗它們了,哈哈哈.?!?br />
見妖獸大軍已經敗退,那些還留在城墻上觀戰的眾多人族修士,立馬發出了陣陣歡呼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