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北漂買房
“沒那么多講究,來這里都是自己的兄弟。在單位裝孫子,裝斯文習慣了,這下了班就別搞這一套。
有手提電話不,留個號碼。”
祁同偉尷尬一笑,拿出了自己的傳呼機。
“那這樣,我送你一部手提,老金,我的包在你旁邊,里面有那個新款的諾基亞。
你們倆一人一部,這可是新鮮玩意,比大哥大小了不少,我也是新拿到手的?!?br />
“哎呦喂,你丫這是特意來顯擺了。
別跟丫挺客氣,他大姐在郵電部上班兒,這些新鮮玩意他每次都能拿到第一手。
對了,聽說郵電部要改組了,啥情況你知道不?!?br />
“我姐也在糾結,上個月三定方案下發了,她所在的部門據說要獨立出一個企業局。
叫聯通,不過整個單位小的可憐,她正在糾結是調出去,還是留在原地。
據說留著會有升一級,畢竟位置多,人少。”
祁同偉聽著最新的新聞,手里還在鼓搗著新到手的諾基亞最早的款式,突然想起歷史進程上確實是今年郵電部第一次開始分家,分出了聯通,而后因為部門精簡,反而快速發展。
“劉哥,感謝您的禮物。小弟倒是有自己的一點看法?!?br />
劉文杰看著這新認識的小老弟,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看法,見他停頓住了,于是催促道。
“就咱們幾個人,有話直說?!?br />
“我個人認為,過去的郵電部用政府機關的模式去運作業務,其實是和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不符合的。
領導們肯定也是看到了這一點上,于是堅決將政企分家,讓企業能減負,真正進入市場競爭來。
加上現在電信是一家獨大,完全壟斷,大則大了點,可是面對著變化多端的市場,競爭肯定是呈現船大難掉頭的情況。
如果咱大姐有的選擇的話,我建議就是去新成立的單位,部門小,部門新,都有明顯的好處。
部門小,只要選好掌舵人,就能如指臂使,飛速發展,而部門新,就能到上頭要到很多政策支持。
很多事業,其實看得就是掌舵人,掌舵人優秀,事業自然把握各種機遇,蒸蒸日上,掌舵人平庸,什么事業都被害死。
再者,現在的位置多,來的人少,想升一級,甚至掌握這個部門更多的權力,都是機遇?!?br />
劉文杰坐在主位上,聽著祁同偉侃侃而談,手上沒停下在泡茶。
“有道理,不談這個話題了,過。”
......分割線....
飯局結束,祁同偉算是見識到了金新凱真正的小圈子人脈。
(刪)
“對了,哥,你知道有哪些合適住的房子賣的嗎?
我想買套自己住。”
金新凱想了一下。
“你自己這點錢,大概率買不起,那些外銷房都是賣給老外賺外匯的,一平方都要一兩千美元。
至于其他的樓房,都是些單位老房子,小的很,太遠也不合適,難道去郊區每天上班趕十幾公里過來啊。
據我所知,你們單位應該會分房子吧,但是今年你不一定能輪到,買就買吧,買好的。
直接買四合院吧,便宜一點,空間也大,地段也好,我朋友手上就有一套兩進的四合院想賣,里面的租戶也都騰空了。
稍微裝修一下,住的空間也大,不過不是每間房都有暖氣,廁所也就兩個,冬天要跑到外面上。
除這些至外,我是很喜歡四合院的,我問問價格,我猜測大概要七八十萬。
你要是真心想要。
哥借你,聽說你那本小說現在大火了,搞不好一兩年你就還清了?!?br />
祁同偉聽見四合院,心臟就不爭氣得砰砰直跳了,他剛剛也沒想到,這有錢也買不到房子。
京城的各大部委旁邊根本沒多少商品房,少數也是當初亞運建的專門賺外匯的外銷房,價格高的離譜啊,這九零年代就要一千多兩千美元了。
第二天一大早,祁同偉就迫不及待地聯系金新凱,帶他去看四合院。
二人來到了安定門南面的北下洼子胡同,這里處于北二環的邊界,離鼓樓和什剎海都很近,地段是很不錯了。
“別老盯著看那邊,那些是戲劇學院的學生,這里不錯吧,就算你自己不住,還能租給戲劇學院的老師或者學生。
西邊兒就是鼓樓,這地兒可是當年我給你找嫂子的時候發現的,你嫂子就是戲劇學院的老師。
人來了,這就是房主,也是我老朋友了,一心想著賣了這祖宅,然后去資本主義世界?!?br />
“你好,你好,老金,這就是你朋友啊。
我先帶你們進去看看吧。
我這地兒,現在沒租戶了,八零年代房管局正式明確了產權,他們租約一到就都搬走了。
現在就我自己住了,家里人住習慣了分配的樓房,不樂意在這些老胡同里住平房。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