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臺風真來了
“哈哈哈,區長先生,你都找人調查我了,還明知故問,無非就是待價而沽。
覺得這樣更有議價空間而已,一些情報其實是我主動透露的。
比如你們找的紐約小混混,又比如總領館的那位先生。
我并不在乎這些,如果這些情報能讓區長先生和我更加坦誠的話。
總而言之,我的目的就一個,投資建廠。
該怎么樣的條件,就怎么樣的條件,不需要你給我過多的政策。
以你們的體制,如果給了過多的好處,下一屆政府官員上臺后,只怕會出爾反爾,給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我最不喜歡的東西。
一個是過度張揚,一堆人討論我,或者我做的事情。
二就是不必要的麻煩。
我們之間也沒必要搞什么討價還價,我直接將我的底價報給區長先生的目的,也是希望區長先生能痛快和我合作,報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格。
注意,不要張揚,連報紙都不要報。
這一點,江州的官員會保證內地的報紙和媒體都不報道,等日后事情成為事實了。
再搞什么宣傳也不遲。”
祁同偉頓時明白了對方先帶人去江州談判合作的目的,一就是掩人耳目,免得一大堆人過來找他們合作,這年頭外資多吃香啊。
有了江州這個大牌子在,其他人就不會過多的找事,這樣就保持了低調。
同時,暗度陳倉將項目落地到東甌市,而江州市的官員也就順著這個情況,生氣發火,要求媒體都不要報道東甌市這邊的項目,給低調處理找到了更合理的理由。
一大堆人都在江州住著五星級酒店,每天談判,沒想到真正能話事的人早就悄悄到了祁同偉面前,找他這個副處級的小蝦米,談好了項目。
當祁同偉找到金新凱和高育良匯報的時候,他們倆已經接到了上面領導的通知,帶著不可置信的眼神看向祁同偉。
“真的就這么定下來了?他找你談的?
沒跟其他人談?”
祁同偉只能無奈點點頭。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最后他們把江州那么多高級官員耍的團團轉。
這次主動要求,不能有新聞報道,一切低調行事。
等事情落地了,項目投產了,也只在市里范圍內宣傳宣傳。”
高育良顯然很少經歷過這種不符合常規的事情,不過他的接受能力不錯,這可能也是學者型干部的特點吧。
“總而言之,部委里通知我,初步的合作合同會在幾天后就開始。
不過我讓他們稍微推遲一下,臺風要來了。”
是的,出乎祁同偉的預料,這個前世不知名的臺風夢奇,居然還是向著東甌市方向走來了,不過經過了海島省的山脈阻隔,威力已經大大削弱了。
但是,人類面對天災,是沒有掉以輕心的資格的,天災漏出來的一點點力量,落到人類頭上,極有可能都是滅頂之災。
在座的三人都肩負著全區數十萬人民乃至全市數百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責,承受的壓力也是不言而喻,加上三人都不是本地人,沒本地干部那樣見慣了臺風,一時間都有些緊張。
本地干部其實根本沒當回事,每年都有臺風,有的年頭還一連來三四個,大部分臺風過境,也就帶來一些風雨,還減少了暑氣。
但這也是麻痹大意的根源之一,見的太多了,覺得也就那樣,突然來一個超大號的臺風,加上天文潮等因素,海水倒灌進東江,東江再倒灌到市區,處于低洼地帶的市區幾個區非常容易造成洪水大漫灌。
反之,如果臺風不算大,也沒配合天文潮,那東江就會直接吸走大部分積水,對人民的生活影響并不大。
領導們最怕的就是降雨量超過東甌市母親河東江的承載量,歷史上最高的水位曾經漫過數十米,在某座山的山腰上就立著某某年水漫至此的石碑。
祁同偉當初也完全不敢置信,因為那座山的山腰海拔起碼有幾十米的高度,如果水漫到這個高度,全市都沒有安全的地方,除非一些高山上的村莊。
不過那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但還是給祁同偉這個沒見過世面的漢東人一個巨大的震撼。
高育良緊接著布置工作。
“金區長,祁區長,我希望我們全區的干部都能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力去迎戰臺風。
絕對不能有任何松懈,我這幾天下去調研了一圈。
發現有些干部存在無所謂的態度,覺得防汛抗臺一整年都在搞,嚴重影響了其他工作,這種思想,是絕對不可行的。
必須要扭轉過來,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怎么樣警惕都不為過。
如果這種話他們聽不懂,那你們就跟他們說直白點。
所有人細分進各責任區,誰的孩子誰抱走,誰家的承包田,誰耕種。
一旦有懈怠出事的,讓紀委一律嚴厲追究,因失職瀆職造成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損失的,一律交由檢察院進行公訴。”
高育良殺氣騰騰的話語,很不像他這個儒雅學者官員的風格,他講話從來都是柔和的男中音,祁同偉的印象中高育良無論面對什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