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高新區的隱患
吳旭輝有些煩,這才第一次正式跟祁同偉出來視察,就碰上了這樣的事情,運道不好啊。
“那些執法部門的小猴子們,覺得這里的企業沒有油水可撈,還都是區里重點企業,來了也不敢抽他們的煙,吃他們的飯。
故意不來的,天天去輕工業園區和重工業園區找那些低端產業,找那些個土老板麻煩,那邊他們能自己當領導指手畫腳,到中午了還能去農家樂,附近海鮮樓蹭一頓。
執法結束那些個土老板為了不被罰款,都會給他們送點煙酒,購物卡,這樣一來,高新區確實有點失管的狀態。”
吳旭輝比丁劍油滑得多,長期在派出所接觸群眾,也了解各執法部門的心思,幾乎是一瞬間就想到了癥結所在。
那就是高新區沒有專門的執法部門,都是以江北新區的執法部門兼顧的,高新區又是領導們重視的地方,企業也大多是強勢企業,那些執法人員過來也沒個好臉色瞧。
就算檢查出一些問題,想罰款發個整改指令書,都需要向上報告,層層審批,一般來說剛報上去,企業方就知道了,馬上能找到領導打招呼。
執法落實不下去,過來人家也不怎么搭理,那執法部門的人自然不樂意來了。
反之如吳旭輝所說的,去那兩個低端工業區,企業數量也很多,規模偏小,隱患也多,沒高新區企業這么搞得完善,容易檢查出問題,那些企業負責人普遍沒什么背景,產業也不受領導們重視,他們有足夠的權威隨時拿捏。
那他們去了那邊檢查,企業主必然要端茶倒水,彎腰說好話,隨時準備華子供應,中午還得請吃飯,執法結束還要送點小海鮮。
一邊是當丫鬟,被呼來喝去,一邊是當老太君,呼風喚雨,誰都會選擇了。
祁同偉雖然生氣,不過也就那么幾分鐘,做了領導以后,尤其是想做一些事情的領導,說實話會發生生氣的事情多的是,一些官員的奇葩超過人們的想象,甚至某些官員群體的素質水平,是低于國民平均水平的。
祁同偉上了這么多年班,也是學會了控制情緒,沒花一分鐘,他就穩定住了情緒,之所以還搞出一副臭臉,其實是做給下屬們看的,讓他們知道自己很生氣,積極去做補救。
到了辦公室里,祁同偉就開始思考是不是制度上有缺陷,高新區的企業監管顯然是十分松懈的。
不然的話,工地上工人怎么會這么大膽,把人吊上去,像是在玩鬧一樣。
如果定期有監管巡查,他們的膽子絕對不會這么大,做什么事都要考慮一下后果。
以祁同偉現在的地位,他對一件事情的發生,考慮的方面不止現場的整改措施,更多還是在制度上建立長效機制,雖然這句話很多文章都說,幾乎是萬能金句了。
但是實踐下來,永遠比口號要重要,想出一個能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不能不切實際,不能成本過高,這才是他們區縣主要領導的職責。
基層職能局和鄉鎮街道的任務是執行,無條件得執行,領導說什么做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馬上整改,亡羊補牢。
而區縣的副職領導一級,則需要考慮怎么協調并貫徹落實主要領導的指導任務。
區縣的主要領導呢,最重要還是服從上級交代的民生或者經濟建設任務,依靠自己權限內的制度建設和人員調配,來實現這一目的。
市里領導職責更加不同,在服從全省的戰略布局下,要制定符合自己地區的各方面情況的政策,管好市轄區的同時,也要代替省里管好下轄縣和縣級市。
總之,各級領導的職責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接觸人的層面也不同,不過內里都是相通的。
在二十年后流傳一句話,組織部說縣委書記能做五年不出事的,那就能做市長,省會城市市委書記能做滿一屆的,大概率就能做好省長。
祁同偉前世一直在政法系統里面兜兜轉轉,在一條線上徘徊太久了,愿意從政法系統跳到區里,最主要還是鍛煉自己經歷全面崗位的能力。
就像此時,祁同偉思考了深層原因和機制的變化后,馬上就落筆寫下自己的報告,報告寫完,自己欣賞了一下,起身去找區長金新凱。
金區長這邊也忙得很,來找他匯報工作的,甚至不止是本區的干部,祁同偉還看見了市里職能局的負責人,看來是真的開始進入了預備役市委常委的職責啊。
這位看見祁同偉進來,識趣得起身離開,還跟祁同偉打了個招呼。
“祁書記你好啊,好像是我們私下里第一次見面吧。”
祁同偉和對方握手,不過并不認識對方,全市的大會上見過,也就僅此而已。
“你好,你好。”
“那金區長,我先回去了,那個事情,請你上點心啊。”
祁同偉看著這走掉的人,半天想不起來他是誰,不過應該是市里某個職能部門的局長或者副局長,因為開會坐過同一塊區域,科級干部可沒機會坐那里。
金新凱點點頭,示意對方放心,然后目送對方離去,并沒有起身去送,那祁同偉就明白,對金來說,這是個下屬,而不是同級交往的。
如果是同級別,其他區縣的書記或者縣長,那金新凱還是會起身送到門口的,而來人如果是領導的話,那送到區委區政府門口也是需要的。
官場上的禮節其實就藏在很小的細節里面,有時候是神情,有時候是動作,也有時候是言語。
舉一個祁同偉前世的例子,當初他還在漢東省京州市做公安局副局長,只是處級干部,在全國公安干警培訓的時候曾經認識了某位剛進入公安部工作的干警,對方當時也只是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