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科研計算器76年
如今王家村這邊顯然不可能進入這個領域,現(xiàn)在人才都是國家的,這樣的高端領域,他們壓根找不到可以用的科研人才。
不過王澤也不著急,他決定讓香港王氏投入芯片技術,反正香港王氏手里的錢多,哪怕現(xiàn)在已經開工的大嶼山到珠海跨海大橋,資金都不能將錢花完。
而且現(xiàn)在美國和黃金脫鉤后,僅僅兩年不到,美元貶值就達到20%,未來還會更多。
手里的存款憑空就被美國拿走了,這金融霸權讓香港王氏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想辦法將錢用出去,或者換成黃金了。
但想要大量兌換成黃金可沒那么容易,還是花出去更靠譜。
就像是之前修建山海跨海大橋,只需要不到20億美元,要是等十幾年后,可能就要百億美元才能修好了。
這十年內,錢能用出去就必須用出去,不管是購買地產還是投資技術都可以。
原本他是將香港王氏定位成渠道代銷,畢竟分支太強可不是什么好事,哪怕他有把握能控制也不行。
但現(xiàn)在七十年代初,可是發(fā)展芯片技術最好的階段。
未來發(fā)展起來的芯片企業(yè),都是這時候開始進入這個行業(yè)的。
要是等他在內地改開后在慢慢發(fā)展,那就落后太多了。
72年底,王澤前往香港交代了這個事情,和王宜風明確了未來的發(fā)展路徑。
首先在73年,投入四億美元進行設備采購,這年頭哪怕是基礎的光刻機,每臺也要四百萬美元,可一點都不便宜。
另外投入一億美元進行土地平整,基建,還有最花錢的潔凈廠房。
盡量在74年開始生產邏輯芯片,這種芯片可以成為電子計算器等簡單的電子設備所用芯片。
而后進入存儲芯片領域,在八十年代的時候,能夠成為亞洲最先進的芯片企業(yè)。
剛好到時候王家村也會開始發(fā)展,大嶼山芯片廠可以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山海大橋已經開始打樁,幾年下來,王澤每年來的時候,都會回答技術人員的疑問,并且教給他們新的東西。
現(xiàn)在下面聽課的已經不再只是王氏建工集團的技術人員,內地知道這個培訓后,也派人過來學習。
王澤倒是一視同仁,他面板給的大量先進技術,其實都是未來內地一代代人才自己發(fā)展起來的。
他現(xiàn)在不過是將未來他們自己會研究出來的成果在交給他們。
他直接站在了明處,國內知道內情的幾個人都當做沒看見。
大嶼山現(xiàn)在對于國內太重要了,如今國內很多的產品,都是通過大嶼山轉出口,大量的外匯收入是國內無法割舍的。
“這青馬大橋還要多久建好?”王澤詢問道。
“族長,預計七五年前能夠完工通車。”王宜風在一旁回答。
王宜風雖然工作繁忙,但是每年族長過來的半個月,他都會空出時間跑來全程陪同。
“不錯,到時候剛好芯片廠也能招人,倒是方便工人上下班了。”這座橋對他們大嶼山非常重要。
只有聯(lián)通了香港,他們才能最大幅度利用上如今香港充足的人力資源。
不然只靠渡輪來作為交通工具,發(fā)展限制太大了。
“晚上你們幾個過來,我給你們看看身體,你這身子比以前可差多了。”王澤搖頭道。
“年齡大了吧。”王宜風不在意這些,他現(xiàn)在很滿足,能夠做出這樣一番事業(yè),這輩子都值了,他的父輩都只能在城里經營小店,他也算光宗耀祖了,未來下去見到父母,也能自豪的說出自己的成就。
王家村的這些人,被王澤總用先祖作為掩飾神跡的借口,導致王家村的人特別相信,死后還會有另一種生活。
當人真正有信仰的時候,功名利祿只不過是過眼云煙,將家族發(fā)展壯大,未來自己死后見到長輩才能挺直身子大聲說話。
王澤也知道這些人的想法,不過他也沒解釋,有信仰不是挺好嘛,還是信仰王氏先祖,對他這個族長來說,這事情應該鼓勵支持,而不是反對。
晚上族里的十多人到齊,王澤給他們一一診脈。
“你們來香港生活好了,但身體可遠不如村里的人咯。”王澤搖搖頭,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腎氣都不充足,哪怕吃了不少補藥都補不回來。
不過這種私生活他才不想管,這些人是特殊的,長期離開家庭去陌生地方幫族里開拓,總要給些福利才行,要是一直用規(guī)矩管著,早晚會離心離德。
給幾人一一針灸,調整氣血,雖然這次針灸不能立刻讓他們發(fā)生變化,卻能緩緩的刺激經脈,讓他們的身體抵抗力更強,不容易生病。
“明天讓管家把藥給你們送過去,好好吃著,我可希望未來和你們一起共同見證一個偉大家族成長,你們可別掉隊了啊。”王澤拿起管家遞來的熱毛巾擦了擦手。
“族長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緊跟在家族身邊,將家族發(fā)展成為偉大的家族。”王宜風連忙說道。
他可是聽出來了,這個掉隊不光是說他們的身體,還有思想,行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其他人后知后覺,這才反應過來,跟著鄭重保證。
王澤笑笑說道:“行了,你們好好的,只要別亂來,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