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下注
谷松國的城墻之上,李沐春與林一峰并肩而行。約莫走出了幾里地,李沐春才稍稍轉過頭看了看,用手肘碰了碰一旁的年輕道人。
“沒跟上來吧?”,李沐春問道。
林一峰搖了搖頭。
李沐春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年輕道人看了一眼他,笑道:“一開始某人還不愿透露自己身份呢,瞞了這么久?!?br />
“這不是怕你多想嘛?!保钽宕阂残α诵?。
“大申王朝鎮南王獨子,李王府少王爺,嘖嘖,身份大的嚇死個人?!?,林一峰唏噓道,“那我以后對你是不是還得換個稱呼了?不然感覺有失禮節,大逆不道。”
李沐春瞥了他一眼,叫他麻溜的滾蛋。
等到下了城墻,兩人又在蜿蜒的山道上走出好遠的路,剛好走上那官道上,才能見到幾輛裝運貨物的馬車。雖說這谷松國曲州之地盛產美玉,令人向往,但是這曲州百轉千回的道路,倒是勸退了好些個想要在此通商的商人們,大部分在此處來來往往的馬車都是屬于大申的官家勢力。
除了朝廷,沒幾個人能擔得起這個后果,此處行商效益極好,但是成本與風險偏高。
但是也不是沒有一批鋌而走險的人,畢竟富貴險中求。
李沐春兩人正好就撞見那么一輛。
一架貨車,前方四匹駿馬拉著,只不過周圍并未瞧見護衛,就只有前室一位老車夫操縱著馬車,腰間別著那細柳,頭戴斗笠,身旁還放著個酒葫蘆。
李沐春與林一峰對視一眼,不得不佩服這老車夫膽大,也不得不佩服商車主人心大。
“怎么樣?”,李沐春問道。
林一峰瞇眼望去,“看不出什么名堂?!?br />
“那才是真有名堂?!?,青衫年輕人率先快步迎了上去。
李沐春離馬車還有一段距離的官道旁問道:“不知老前輩此次是前往哪里,能否載后生一程?”
那老車夫倒也不慌不忙,伸手抬起斗笠,循聲看去,隨后竟是停下了馬車,招手招呼著青衫年輕人過去。
李沐春猶豫了一會,還是走了上去。待到年輕人到了跟前,抱拳行禮后,老車夫這才說道:“老朽有些耳背,不知這位公子方前說了什么?”
李沐春笑著再次重述了一遍,“老前輩是要前往哪里?如果順路,能否載后生一趟。”
老車夫瞇起眼睛,聽得連連點頭,最后竟是爽快的答應了,這倒是出乎李沐春的所望。
李沐春趕緊招呼著林一峰過來,隨后自己坐在了前室,與那位老車夫并坐,而林一峰則是坐在了貨車的架子上。
“老朽此次途徑曲州,是要去那懷伯,不知公子是否順路?”,老車夫問道。
懷伯也是一處地名,算是由圣州中部轉那北部的分水嶺了。
“正好順路?!?,李沐春轉過身,從腰間的金蠶里拿出一壇酒來,正是那采濤郡的采濤釀。
“小小心意,還請老前輩收下,就當是我們兩人的路途費了?!保钽宕盒Φ?。
老車夫眼前一亮,與年輕人客氣了一下,隨后接過酒壇子只是略微掀開封口一聞,頓時酒香撲鼻,臉上笑意更濃。
“嘿嘿,如果老朽沒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那采濤郡的采濤釀了。”,老車夫笑道。
“前輩懂酒?”,李沐春問道。
“略知一二?!保宪嚪騿问志局?,就像一位滿腹經綸的老儒生準備論學。
就這般,李沐春成功與老車夫嘮起了嗑,以至于林一峰聽著聽著便斜躺在貨車上打起了盹。
“這曲州之地,雖說路途不好走,但是歷代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連通南北的要道,還是屯兵屯糧的算計,亦或是那伏山反攻趴山而守,都是極為要好的。”,老車夫如實說道。
李沐春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前輩所言極是,無論是那《蓓志軍書》還是那《大申地理志》上都有記載過,為了爭奪這小小曲州之地,年表上發生的戰爭不下雙手之數?!?br />
李沐春所言兩本書籍,前一本《蓓志軍書》是大申還未統一圣州之時,主要由軍賬內一位隨軍文官蓓志著作而成,其中記載的兵法不下千余種,而且每一式兵法的注解都十分詳細,少則十七八頁,多則五六十頁,每一種兵法都會以一處地界為沙盤,詳細的使用此兵法推演戰局。此書一出,可以說是變相的改變了大申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局,為大申一統圣州奠定了基礎。
當時朝野上下哪里會想到平時平平無奇的這么一個人會做出如此大的貢獻。在這之后大申天子論功行賞之際,這位神人卻是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從此了無音訊。后世之人便推斷其是一位兵家老祖下山,也有人說其是仙人下凡,天佑我大申。就連前國師司徒書彥也對其評價頗高,以至于這段佳話連同這本兵書在幾大州內廣泛流傳開來。
兵之神,文人天相。
至于李沐春為何知曉這么多,因為其父親鎮南王李渙當年參加過這本兵書的編纂,其要求李沐春讀的第一本書便是這本《蓓志軍書》,當時的李沐春,可還是連十歲都沒有的小娃娃。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是也是也。”,老車夫拿起酒葫蘆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與這后生交談,好像確實是一碟不錯的下酒菜。
高懸于天的日頭公西移,臨近丑時,群山大致已在身后,翠綠叢叢已不在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