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難不顧惜,身死魂飛揚
懷德、尋順兩個地方的城池因為后方有大申源源不斷的援兵與糧草支援,所以如今與攻勢猛烈的夏軍在城門之前打得有來有回,雙方都不曾讓步半寸,要么是夏軍壓至城下,要么是守城軍退敵于城外,戰局僵持不下。直到墨香城消息傳來,出面的兩位練氣士皆死,守城士卒砍下將領的頭顱白投了夏軍之后,戰局才開始逐漸逆轉。
憑什么我們兩座小城池的守軍如此拼死拼活,你那規模比起懷德、尋順兩座主城加起來還要大上不少的墨香城,還有諸多練氣士壓陣,憑什么不戰而降?
大申守城軍士氣一落千丈,反而是得到這個消息的夏軍氣勢驟然猛漲。
在失去了那種與敵軍一拼到底的勢頭之后,夏軍抓住機會一鼓作氣,攻陷城門,成功進入城內,只不過城內還算是有些心志堅定的將領,進城之后的夏軍還未曾松懈一口氣,就遭遇了守城參軍的殊死抵抗,他們知道,城一旦攻破,自己總歸是活不了的,還不如以死相搏,也許還能覓得一線生機。
有了這種將生死拋之腦后的決心,才剛剛涌入城內的夏軍,頃刻間又被打退回了城門附近,且短時間內無法再向城內前進半步。
夏妙淳下達命令,全軍前壓,誓要占領城內,既然已經進城,豈有被打退回去的道理?
經歷過三天三夜的廝殺拼斗,懷德城內的守軍還是倒在了大申援軍趕來的前夕,城內剩余五百將士全部陣亡,獨留下尋順城還在苦苦支撐。在占領了懷德城后,夏妙淳命令陣中將領羊進、公西山駐扎守城,自己則與軍師禹承率領萬余兵卒馳援尋順夏軍,其余軍隊全部留在了懷德守城。短短半年的時間里,大申文陽四城已經有三城淪陷,只剩下一座似乎一直處于上風的堂峰城。
禹承傳信夏立新那邊,說要派兵支援,盡早拿下文陽四城好往大申中部進軍,只可惜這個提議被夏立新帳中軍師奉虞直接拒絕了,并且親自回信一封給禹承,說自己早已有了妙計,破城之日就在當下。
夏立新這支軍隊經過這半年的拉鋸戰,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終于打回了劍山坡,并且穩穩占據兩側的伊廣丘與幼進陵。堂峰城守城將領,大申鐵馬將軍馬會曾多次派重兵想要將這兩處戰略要地奪回,卻是在夏軍頑強的堅守下,無論如何都拿不回來,只好加固城外據點的守備。
此時的伊廣丘上方,已經被夏軍清理出了一大塊較為平坦的空地,好做營寨。夏軍正在清點這半年來的傷亡人數以及物資損耗,最終羅列出了一張單子交予夏立新,在其看過之后,不自覺的搖了搖頭。
“兵馬損失暫且不提,軍中錙銖器械已經盡數損壞,而且糧草也需供應。”夏立新將單子交予前來的奉虞,“讓主帥那邊支援,盡早拿下堂峰城會不會更好一些?”
面對夏立新的這個問題,奉虞也是點了點頭道:“按照眼下的局勢來看,接受支援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那為何先前。。。”夏立新有些疑惑,看向奉虞。
奉虞笑著拍了拍夏立新的肩膀,示意稍安勿躁,說道:“攻打懷德與尋順,本就已經分割了主力軍隊的實力,大申如今肯定是在密切關注我軍動向,想方設法要奪回懷德尋順已經早已投降大夏的墨香,要是再分出兵馬前來支援我軍,行軍途中恐生變數,再者削弱了懷德與尋順二城的戰力本就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兵馬與糧草,進了城,都會有的,而且此次攻城,在我看來根本無需攻城器械,城門不攻自破。”
奉虞胸有成竹的望向遠方的堂峰城,似乎這半年來久攻不下的城池,此時竟是已經成為夏軍的囊中之物一般。
“看來軍師已經有了應對之策?”夏立新站了起來,朝奉虞問道。
奉虞點了點頭,隨后從地上捻起一張枯葉,朝空中一擲,那一張枯葉順著風向朝著堂峰城那邊飛去。
“主公看懂些什么?”奉虞問道。
夏立新嘿嘿一笑,“有風,自然是要用火。”
奉虞一驚,隨即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呀。”
“跟在軍師身邊這些年,更多的還是在學習。”夏立新笑道。
奉虞隨即招呼將領公孫言前來,問道:“工兵準備的東西如何了?”
公孫言抱拳道:“回稟軍師,工兵營已經完工三百多只。”
隨后公孫言將一只與尋常鳥雀大小一致的木鳥遞了上來。
奉虞接過木鳥,仔細端詳一番,做工精細,如果放在幾里地開外不去自己觀察,就與真鳥雀沒什么差別。
“木鳥?為何要令工兵營造這些東西?”夏立新不解,奉虞便將木鳥交給夏立新。其接過手后,明顯能夠感覺到重量比起尋常的木鳥要重上一些。
“里面加了東西?”夏立新湊近一聞,“火油?”
奉虞點了點頭道:“沒錯,正是火油。”
“至此節氣,正值南風,我軍又占據高點,竟然尋常的火放不進去,那么我們就借助此等天時,天降火海!”奉虞這才泄露“天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申軍若還是關閉城門不出怎么辦?”夏立新又問道。
“此計,可不只是為了攻城,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拿下鐵馬將軍以及他的頑騎軍。”
“在與鐵馬將軍的戰斗中,主公其實不難看出,無論是我軍舉大軍攻城,還是以小隊騷擾,他馬會始終都會親自出城迎敵。”
夏立新思考片刻,恍然大悟,隨即補充道:“所以是要我軍先引誘馬會與其頑騎軍出城,然后依靠從天而降的火鳥大火燒城門,這樣一來城內大火四起城門無法關閉,馬會與其所率軍眾也無法后撤,我軍便一鼓作氣擊潰馬會與其頑騎軍,隨后只需在城外駐扎,控制住城門,待到大火火勢稍減,那時城中申軍全部忙于救火,早已精疲力盡,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