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鋒
一本拳譜一本游記一些金銀珠寶,便是當年那座李王府剩下的所有東西了。
李沐春先是將那本拳譜與金銀珠寶放在一邊,捧起那本保存完好且厚實的游記,只是看那第一眼,李沐春就知道,這筆跡是出自自己父親之手。
曾記曾記,本是讀書才子身,天下昏亂,壯歲從戎。
游記開篇便是記載了當年的父親踏出家門的第一步原來并不是軍營,而是那學塾,家也不在京城,而在那南方小鎮,書中還記載的有父親,也就是李沐春那個幾乎素未蒙面的爺爺。
李沐春繼續翻看,得知自己父親投筆從戎的最大原因,便是趕考路上,二十個同窗,活下來的只有三個,其中便包括他李渙。
當時世道正亂,戰火紛飛,這大同圣州中原戰場早已是狼藉一片。正是因為偏居南方,才得以安穩十年有余,卻未曾想,平靜的日子總是打破得那么突然。
一群風華正茂的讀書郎也能在官道上被流矢射死、被鐵騎追趕,一切都只發生在片刻之間,好在李渙本就身強力壯且反應迅速,一把提起身邊兩位同窗就往那官道旁的密林里跳去,這才逃過一劫。
此事過后,雖劫后余生,但三人心態早已發生變化,一位同窗無論如何都要趕回去,想要盡可能救回自己的家人,李渙二人想要同行,卻被其阻攔。
“你們二人去參軍吧。”,那人將背后的書箱放下,拿上些許盤纏,便將書箱交給了李渙二人。
“這世道,讀書,是沒有出路的。”
臨行前暴雨傾盆,三人尋到一處破廟才得以安身。
那人看了一眼李渙,微笑道:“渙,見你雙眼如炬,神采奕奕,身子骨也遠超我們常人,我們私下里很多次議論過,你這一把從軍好手,為何來這書院讀書。”
那人只拿了一把紙傘,跨過門檻,卻又停在雨中,只見其回過頭來,對著李渙說道:“這已經不是大申第一次戰亂了,縱使每次都會有一兩位明君站出來中興,在我來看,這只不過是在消耗余德罷了。”
“這世道,大申早該亡了,但是,他大申一統天下、國泰民安的理想不該消亡。”
“如果今后有能力,渙,請你幫助這個理想,延續下去。”
說罷,那人便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了雨幕之中。
之后的故事,也就是李沐春記憶之中的父親了,名聲響徹大同圣州的鎮南王便是從此刻開始的。
往后翻了翻,從書中出現自己娘親的名字時,李沐春情緒頓時涌了上來。
在與自己的母親相識相知相戀,到最后自己的出現,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只是從自己母親進入王府那一刻起,這本游記的內容,便戛然而止了。
李沐春合上書頁,心中思緒萬千。
“落黛湖。”
這是李沐春從書中得知自己母親出山的那座宗門的名字。
“地理居南,在這大同圣州雖說排不進前十,但也算是二流宗門中的佼佼者了。其中女多男少,是個極其有特色的宗門。”
李沐春望向南邊,似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從那里開始的。
“大同圣州的南方,一定是我李沐春的第一站。”
至于那本拳譜,李沐春翻了翻,一共就三頁,簡單的倒是像一道菜的菜譜。
他李沐春可是親眼見識過自己父親那般形象,自然知道這拳法有多厲害。李沐春將其收回玉鐲之中,才發現這個鐲子上也刻著“落黛湖”三個字。
“之后帶給瀘湛看看,他說不定能夠看懂。”
在清點金蠶之中物品之時,李沐春忽然又發現,竟然有一個打了個厚結的布包,回想片刻后才記起,這是當年在京城那座小閣樓中分別是,眾多青梅竹馬送給自己的離別禮。
李沐春正想拆開看看,便聽見院子里姜白的聲音傳來。
“李老弟,準備好了沒有?”
李沐春作罷,“回來再看也不遲。”
于是乎將所有的東西收好,提著長劍便出了門去。
兩人御劍而起,直奔山門。
臨近山門,還是如同剛剛來到那般,霧氣繚繞,只是姜白手指掐訣之后,那些霧氣似乎在李沐春眼前,蕩然無存了。
將山門拋之身后的那一剎那,只見飛在前頭的姜白振臂高呼。
“怎么樣?李老弟,這山門外的空氣是不是要比山上的要清新好多?”
李沐春笑了笑,能看得出來這位姜大哥確實不是一個靜得下來的主。
環顧四周,說來也是,這山門外的景色也是許久沒有見到過了,李沐春從懷中摸出那張告示,粗略的看了一眼,上面只寫了一個東北角。
“東北角...那范圍確實有些大,但,三長老跟我們說是一片密林,而且有妖獸。”
姜白說完便從自己袖中摸出一塊石盤,然后丟給李沐春。
“這石盤能區分人氣和妖氣,據我所知,東子崖東北角上的密林不多,我們得靠近地面一些,尋到一處就進去看看。”
李沐春點了點頭,整個身形開始下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幾個時辰過后,臨近晌午,二人是終于尋到一塊人煙稀少,卻又植被茂密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