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再平衡
第18章 再平衡
閩南,莆田。
李洲帶著兩個新銷售員,親自拜訪了之前采購過成熟白鰻的十幾家鰻魚養殖場。
一家大型養殖場內。
“黃老板,好久不見?!?br />
帶著大金鏈子的黃老板,笑著搖搖頭:“李小哥又來采購鰻魚?這一次要多少?”
“你場里有多少?”李洲緊接著又介紹起來:“黃老板,這兩位是我同事小章、小王,他們以后會常駐閩南地區,以后業務就由他們和黃老板溝通。”
“還有3萬斤左右的白鰻?!秉S老板笑著拿出一盒華子:“來抽煙,以后多多關照?!?br />
“哈哈,相互關照。”李洲趕緊趁熱打鐵:“黃老板要不要鰻魚苗?”
“噢?李小哥有門路?”
“那是自然,價格好說?!?br />
黃老板詢問道:“規格多少?價錢怎樣?”
“玻璃鰻,0.1克規格,一公斤2萬8?!?br />
一聽到玻璃鰻,黃老板頭如撥浪鼓:“李小哥拿我開玩笑吧?玻璃鰻我沒有技術呀!”
李洲笑著說道:“我們公司送玻璃鰻養殖技術,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培育成葉鰻,只需要購買我們公司的海雪花飼料就可以?!?br />
“真的假的?”黃老板也和之前的趙老板一樣將信將疑。
“如假包換,我們公司在潮汕地區賣了幾百萬尾玻璃鰻,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不信你可以找那邊的熟人問一下,如果一個月內有問題,我們包賠。”
看到李洲信誓旦旦,黃老板也心動了,畢竟2.8萬一公斤玻璃鰻,這個價格太誘人了。
加上現在鰻魚苗不僅僅價格高,而且流入市場的數量越來越少,黃老板又知道養殖鰻魚的利潤相對比較高,他舍不得改養對蝦或者其他魚。
“我要5公斤試一下,如果真的沒有問題,我再找你們公司?!?br />
“沒問題?!?br />
很快李洲就帶著兩個新人完成兩單商業,一單是采購1萬公斤成熟白鰻,一單是出售5公斤玻璃鰻和180公斤海雪飼料。
這大半個月,李洲一直帶人在閩南各地跑業務,交接客戶資源給新人。
顯然有些不舍,但是沒有辦法,畢竟精力有限,他親自負責潮汕地區,已經需要兩個下屬配合了,其他地方只能交給新人。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十月底。
而新一批的雌鰻也在月底陸續產卵,很快又有760萬尾玻璃鰻上市。
月底剛剛回到總部的李洲,通過銷售部的微信群,向外駐的10名銷售員詢問了銷售情況。
他和助理,快速統計了一下嶺南區、閩南區、瓊州區、浙東區、桂南區的銷售情況。
一番統計下來。
這個月生產的760萬尾玻璃鰻全部售罄,還拿下來553萬尾的預定單。
而且李洲發現,這個月訂單的大頭都在潮汕和閩南,其他地區還沒有打開局面,加起來只有幾十萬尾的訂單。
這說明其他地區的銷售員,還沒有和當地的養殖戶打成一片,同時也說明這些地區的潛力巨大。
考慮到未來他想要管理銷售部的事情,李洲決定將嶺南區一分為二,以羊城的南沙區為界,以東改為粵東區,以西改為粵西區。
同時還需要盡快開辟琉球區和東瀛市場。
整理好這個月的銷售報表,李洲急匆匆前往江淼的辦公室。
他敲了敲門。
“董事長?”
“李經理?董事長在養殖場那邊?!?br />
轉過頭,發現是拿著咖啡的葉美靜。
“哦?謝了?!崩钪撄c了點頭。
葉美靜提醒道:“董事長下午應該會回來公司辦公,你不急的話,就下午過來。”
“那到不急,就是這個月的銷售報表?!?br />
“你們銷售部這個月銷售不錯呀!”葉美靜作為財務部經理,自然知道銷售部這個月的戰績。
“我可是在閩南跑了半個多月?!?br />
兩人聊天的時候,張欣怡也拿著銷售報表走過來。
葉美靜仿佛猜到了什么:“欣怡,你也要找董事長?”
“是呀!”
“董事長在養殖場那邊,下午才可能過來。”
“那我下午再來?!?br />
李洲有些得意的問道:“欣怡,你們網店部這個月銷售如何?”
“一般般,就幾萬塊,比不上你們銷售部?!睆埿棱鶡o奈地搖搖頭。
“沒關系,慢慢來?!崩钪薜靡庋笱蟮刈吡?。
葉美靜拍了拍張欣怡的肩膀:“別放在心上,好好干。”
“我知道。”張欣怡倒是沒有太在意,她知道網店部不是公司的核心業務,能夠拿低保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