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連鎖反應(中杯)
以這個市場價格賣魚粉,那安南魚粉賣一噸就虧一噸。
這生意沒法做了。
這也是永環公司選擇暫停生產的原因。
按照目前國際市場的魚粉價格,連安南國內的飼料生產商,都不會使用安南魚粉,而是會選擇進口秘魯魚粉。
出口和內銷都不行,現在不停生產線,只會越生產越虧損。
至于國際魚粉價格能不能起死回生。
阮志強這種小漁民或許會心存僥幸,但是永環公司之類的魚粉生產商高層,已經對于這個市場不抱任何希望了。
如果是氣候原因,導致秘魯漁場之類的世界大漁場產能飆升,從而讓國際魚粉價格下跌,這還可以熬一熬,市場價格總有回暖的年份。
可現在是賽里斯那邊的技術獲得突破,對方每年可以生產幾百萬噸埃及塘虱魚粉。
請問這怎么破?
人家秘魯魚粉有產能、成本和質量的優勢,只要魚粉價格不低于每噸700美刀,他們就還有錢賺。
可東南亞地區的魚粉成本普遍在800~1000美刀,質量還參差不齊,屬于魚粉市場之中的中低端產品。
現在的情況,就是秘魯魚粉和賽里斯魚粉打架,第一個死的卻是東南亞魚粉生產商。
一時間,不僅僅壽光漁港的漁民陷入愁云慘淡之中。
整個安南沿海有魚粉工廠的漁港,都陷入了恐慌和絕望之中。
十幾個魚粉相關企業不得不宣布暫停生產。
這對于安南的影響是巨大的。
要知道,安南每年可以生產30萬噸左右的魚粉,有三分之一的海捕魚用于生產魚粉,每年的直接經濟效益可以達到3~4億美刀。
去年得益于全球魚粉價格飆升,安南魚粉產業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全年收益達到5.8億美刀。
本來很多安南魚粉生產商,已經磨刀霍霍,準備今年要大展拳腳,繼續擴充產能,再創輝煌。
結果輝煌沒有等來,反而等來了產業的終結。
在安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
巴地頭頓省,古岡漁港,這里也是安南國內重要的一類漁港,同時這里也是安南巴沙魚養殖產業的主要區域。
去年安南的巴沙魚產量達到184萬噸,領跑亞太地區。
比如永環公司,該公司是安南巴沙魚加工、出口方面的龍頭企業之一,業務重心是巴沙魚,產品出口60多個國家,賽里斯進口的巴沙魚之中,他們公司占比16%以上。
不過,安南最大的巴沙魚養殖和加工企業是南越股份公司,這個公司擁有3750畝傳統露天養殖塘,每年可供應12萬噸巴沙魚。
南越公司近六七年,又開發了9000畝“高科技”水產養殖地,每年提供25萬噸巴沙魚。
此外,該公司還有2萬對種魚,每年可生產140億尾魚苗,并擁有年產能80萬噸的飼料廠。
其他幾個安南的巴沙魚養殖和加工企業,分別是:
金甌海產品公司,專門加工和出口各種海產品,品類涵蓋蝦、蟹和巴沙魚等。
IDI國際發展投資公司和大清海鮮公司。
這些企業的總部都設置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各個城市之中。
此時,南越公司的總部內。
其董事長兼CEO段唯,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杜立業,還有其他五六個公司高管,臉色都有些凝重和難看。
段唯看著從嶺南收集回來的相關消息,他緩緩沉著聲音說道:“我們的魚粉魚油業務可能要保不住了。”
“董事長,其實并沒有那么嚴重。”杜立業目光閃過一絲狡黠。
段唯放下文件,看向這個公司的元老:“立業,你有什么想法?”
杜立業雙手十指交叉:“海陸豐公司的埃及塘虱飼料樣品,我們完全可以進行仿制,反正只要我們不出售飼料,他們根本拿我們沒有辦法。”
段唯眼神之中精光一閃:“確實,只要我們可以拿到飼料樣品,那他們根本拿我們沒有辦法,就這樣做。”
“董事長,別高興太早。”杜立業卻表情凝重地提醒道。
“立業,難道你擔心海陸豐公司和賽里斯的飼料企業?”段唯對于北邊的鄰居并沒有什么好感。
杜立業無奈地提醒道:“董事長,別忘記現在誰才是世界第一大魚粉進口國,如果我們大規模生產埃及塘虱魚粉,那到時候要賣給誰?”
“…”段唯瞬間反應過來。
其他幾個高管也面面相覷。
這個道理在場的人,一聽就明白了。
現在世界魚粉的格局基本明朗,那就是賽里斯和秘魯二分天下,其他產地的魚粉只能在自己的地盤茍且偷生。
而賽里斯既是魚粉生產國,也是世界最大的魚粉進口國。
秘魯只是單純的魚粉生產國,而且還有季節性和年份的產能波動。
因此在國際競爭之中,秘魯魚粉的競爭力是不如賽里斯魚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