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合理性的工具
br />
這個軟件在春節期間,江淼趁著休假,暗中完成了這個基因檢測工具。
通過這個工具,可以快速分析出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的基因系列。
聽到海陸豐公司擁有這種基因檢測工具,王教授自動腦補了一下,這個事情便合理起來,他心里面有些好奇:“江總,這個基因檢測工具的檢測速度和精確度如何?”
江淼娓娓道來:“我們在大豆方面的基因數據庫比較齊全,1000份大豆的基因序列,大概在20~50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全部分析出來,并根據基因數據庫同步進行匹配。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準確度大概在90%,這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篩選出集中了良性基因的大豆品種。”
“速度這么快?準確度如此之高?”王教授人都快麻了。
雖然他知道,這種分析出來情況,肯定需要研究人員進行二次處理,可這也比傳統育種快了十幾倍以上。
當然,前提是有高效的工具和基因數據庫,不然只能獲得一大堆意義不明的基因序列。
要讓宏基因檢測系統高效獲得準確度極高的結果,有三個前提,分別是:
分析模型。
計算機算力。
基因庫。
三者缺一不可。
就目前而言,人類的計算機算力還算勉強夠用。
而分析模型和基因庫方面,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江淼的分析模型,一方面是借鑒了其他科研機構和生物基因檢測公司的模型;另一方面是他總結出37條基因規律,只要拿出一部分基因規律,套入到了分析模型之中,就可以讓準確度、分析速度大幅度提升。
而基因庫的相關數據,則可以套用了鑒定面板儲存的基因信息。
不過比較麻煩的事情,是這些基因序列的內容,需要江淼人工一個個輸入基因數據庫之中。
沒有辦法,誰叫鑒定面板和他的靈魂暗物質融合在一起,現在又沒有可以準確讀取腦電波的技術,自然也沒有腦波數據傳輸設備。
就算是有這種技術,江淼也不會用,畢竟可以讀取大腦信息的設備,誰敢隨便往自己身上使用,特別是自己有大秘密的情況下。
這個工具目前使用起來非常不錯,特別是對于類似于書雅這種掌握了基因規律,又沒有鑒定面板的人,她可以借助這個工具,進一步提升科研效率。
當然這個工具的另一個用途,就是為江淼快速研發出各種新品種農作物、農產品,而做的技術背書。
畢竟隨著海陸豐公司推出越來越多的新產品,外界對于海陸豐公司的關注也在與日俱增。
江淼必須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而這個工具的出現,也會讓江淼的重要性直線上升。
其實江淼已經通過何幼薇的渠道,向上表明了這個基因檢測工具的重要性,目前上面已經在組織相關的專家,準備下來考察。
考察時間大概定在今年11月。
之所以定這個時間,就是為了驗證這個基因分析工具在大豆育種領域的效果,只要海陸豐公司在漠南種植的大豆實驗田獲得成功,那技術考察隊會馬上過來。
如果效果真可以如此強大,那這個基因檢測工具肯定會被嚴密保護起來,甚至會給這個工具專門配備一臺獨立的大型超算,以后除了江淼這個創始人和林書雅等人可以隨便使用,其他人要使用這個工具,必須通過一層層審核。
哪怕是目前這個工具,只對一部分特定農作物、養殖動物有用,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成果,更何況江淼還可以繼續完善這個工具。
…
雙方交流了半個小時。
王教授人都快麻了,他發現江淼真的非常厲害,各種生物知識信手拈來,他都有些跟不上江淼的思路和節奏。
而那幾個博士生更是一臉蒙圈,一開始還聽得明白一部分內容,后面的討論越發專業起來之后,就只剩下王教授和兩個資深研究員,才勉強可以和江淼交流一二。
哐哐…
餐廳的配送員推著餐車進來。
看到這一幕,王教授心里面如釋重負:‘終于上菜了,差點應付不過去,江淼這個家伙的腦袋怎么長的,簡直是變態。’
王教授等人的樣子像極了,課堂上被老師點名提問的學生,聽到下課鈴聲的那一刻。
江淼也發現王教授等人的微表情,心里面暗笑:‘不把你們鎮住,怎么立天才人設。’
他中斷了討論學術的內容,笑著說道:“菜上來了,大家別客氣,趁熱吃。”
蕭碣石全程最輕松,因為他就是來打醬油的,遇到不懂的內容,就說“對對對,江總果然厲害。”、“這個方向前景如何?”、“這個技術還有什么難點?”,諸如此類的套話,同時也是氣氛活躍組,避免交流陷入冷場。
這不,一聽到開飯,蕭碣石笑瞇瞇地拍了拍自己肚子:“呵呵,我這肚子得餓得咕咕叫了,就不跟江總客氣了,王院,各位研究員、各位同學,我們動筷吧!”
“好,江總,蕭院,大家請。”
眾人紛紛干飯。
包間內的氣氛也從之前的嚴肅,變得歡快不少。
雖然江淼沒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