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沖擊已至
r />
雖然拿貨物價格達到16塊錢一斤,但他們賣19塊錢一斤,加上配送上門之類的服務,還是可以賣出去的。
看起來一斤就賺兩塊多,但是在薄利多銷的情況下,這個水果店兩天可以銷售一百件榴蓮,每件都是標準的17公斤到20公斤。
包括麥克系列的香蕉也是一樣,在薄利多銷的情況下,還是有利可圖的。
目前海陸豐公司每天向珠三角地區,輸入大約1.8萬件特優級榴蓮,仍然表現出供不應求的情況。
畢竟海陸豐公司的榴蓮都相當于暹羅的A++果,而且品質非常穩定,還帶有比較好的花香味,加上樹熟優勢和價格優勢,一到貨就被消費者和水果店搶光了。
很多消費者都是一箱一箱的買。
雖然比農場直接采摘的15塊錢一斤貴幾塊錢,但很多消費者不想去產地,只能接受高幾塊錢的疊加成本,其實去產地可能花費會更多,畢竟交通住宿和吃吃喝喝需要不少錢。
因此去不去產地,那就看消費者自己的想法了。
如果沒有時間,或者懶癌晚期,那就在附近的專營店和水果店購買。
如果有錢又有閑,就去產地一邊旅游,一邊享受價廉物美的新鮮樹熟榴蓮。
那個水果店老板拿到了貨物單,就急匆匆跑過去隔壁的倉庫區。
連挑都不挑,他就和自己的店員,將100件榴蓮和20件香蕉搬上小貨車,其實這些榴蓮已經是精挑細選的產品了,購買了好幾次的水果店老板,懶得去一箱箱檢查。
就在此時,他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老吳,你來進貨?”
轉過頭定睛一看,吳老板才發現是隔壁水產店的老板老戴:“是呀!你也過來買東西?”
“我來買一批紅鮭和粉鮭回去。”
老吳看一眼不遠處,正在打氧的水產小貨車:“這是什么魚呀?”
“就是三文魚。”老戴笑著回道。
老吳看著那紅艷艷的紅鮭:“三文魚?三文魚不是銀白色的?怎么有紅色的?”
“這是另一種三文魚。”
“海陸豐公司還養殖這種魚?”
“他們在汕美有養殖基地。”
老吳突然小聲問道:“老戴,我聽說淡水養殖的三文魚,就是那種有寄生蟲的虹鱒魚,這紅鮭也不會有寄生蟲吧?”
“不會,這紅鮭是海水養殖的,而且海陸豐公司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們家的東西,出了名的品質好,而且對于食品安全非常嚴格。”老戴顯然和海陸豐公司做過很多次生意。
不一會,兩人的貨物都裝好了,便各自押送東西回店里。
老吳的榴蓮一到店。
幾個客人就包圍上來,其中一個帶著金絲楠木手串的中年人迫不及待地問道:“老板!這是海陸豐的榴蓮嗎?”
“肯定呀!我可不敢賣假貨。”老吳趕緊拿起美工刀,劃開包裝帶子:“幾位老板,看看,這些都是特優果。”
看著果型、大小,還有淡淡的榴蓮香臭味道,幾人點了點頭。
“多少錢一斤?”另一個中年人詢問道。
老吳也不含糊:“一整箱18塊錢,單賣19塊錢。”
幾個中年人在一旁小聲討論了一會,合資拿下了一箱。
拆開箱子后,一共有六個果子,他們卻是五個人,便決定當場劈開一個。
老吳這幾天賣這種樹熟榴蓮,也非常熟練了,提刀下手,那手法快準狠。
“不錯,都是干包黃肉。”戴手串的中年人直接上手拿了一塊。
另一個中年人一邊撕開榴蓮肉,一邊說道:“這種雞肉絲的質感,以前我在暹羅吃的榴蓮就是這樣的。”
老吳剛剛劈好榴蓮,又有幾個客人過來買榴蓮,這幾個客人更加豪橫,直接提了三箱。
香蕉也賣掉了兩件。
他的水果店私域,也在一個多小時內,陸陸續續來了二十幾個訂單,很多都是要求處理好果肉,然后送貨上門的。
這也是很多水果店賺錢的核心方式,因為樹熟榴蓮不像進口榴蓮,是不能采用掰開的方式打開的,而是要使用水果刀直接劈開。
而很多消費者第一次遇到這種榴蓮,還真不容易打開榴蓮,而不少水果店就抓住了這個特點,推出了直接賣果肉和送貨上門的服務。
通過私域過來的訂單,十有八九都是這種直接購買果肉的訂單。
而很多消費者也在逐漸習慣這種消費模式,采購果肉更加方便,而且價格雖然高一點,但他們可以接受,畢竟圖的就是一個方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