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光伏與生態
emsp;由于考慮到安全問題,整個飛艇船塢的利用率非常低,大概只利用了七分之一左右。
李云鵬對于這一點一清二楚,但是目前專門建造船塢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將就著使用,以后再考慮要不要建造專門的船塢。
“李總監,穹頂展開完畢。”
回過神來的李云鵬看一下時間,便吩咐道:“各部門各就各位,開始第一次飛行測試。”
“收到!”
所有人屏氣凝神,仔細按照昨天商量好的步驟,操作著飛艇升空。
這個飛艇的設計和藍鯨完全不一樣,該飛艇完全就是一個球形,因此內部的氣囊材料和蒙皮材料使用量也是最少的,同時骨架部分也非常少。
直徑85米的球形飛艇,內部氣囊體積為30萬立方米,整體重量為33噸。
半個小時后,飛艇快速飄海拔1.8萬米的平流層之中。
同時也飛到了附近的飛艇測試場上空。
通過飛艇攜帶的監控攝像頭,李云鵬可以清晰看到地面,還有在東南方向的太陽。
“調整光伏板的位置。”
“是。”
飛艇內部的可移動重心,也是飛艇內部的氫氣儲存罐等設備的位置,完全處于被氫氣氣體包裹的氣囊,相當于大氣囊內部套了一個小氣囊。
通過移動這個內部的小氣囊,可以改變球形飛艇的重心,從而可以調節飛艇的飛行姿勢,讓太陽能光伏板永遠正對著太陽光。
整個飛艇表面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面積覆蓋了一次碳化硅納米管光伏板,面積大概為7500平方米。
“姿勢調節完畢,目前光伏板直面太陽光。”
“開啟太陽光自動追蹤系統。”
“是。”
李云鵬繼續吩咐道:“開始啟動線纜對接。”
“收到。”
工作人員控制著球形飛艇,飛到和測試場地臨時布置的線纜接口上面,而測試場地的工作人員則手動將飛艇拋下來的電纜插入接口之中。
這種高強度線纜,并不是銅電纜,而是鋁電纜,而且還不是普通的鋁電纜,而是鋁硅納米管電纜。
這是研究超導汞硅納米管替代品過程中,發現的一個材料,研究人員試圖使用融合的鋁液,替代汞或者鎵,結果自然是失敗了。
但是又不能說完全失敗,因為這種鋁硅納米管的導電性能非常好,介于銅和銀之間,而且整體強度不錯,加上單位重量比較輕,有很多重要用途,至少可以取代銅線在導電線路上面的用途。
因此需要超長高強度電纜的李云鵬,從內部找到了這個材料,將之前重量差不多8噸左右的銅電纜,更換鋁硅納米管、碳化硅納米管、絕緣膠套的新電纜,整體重量下降為2.6噸,這才保證了飛艇整體重量可以控制在33噸左右。
“李總監,電纜連接完畢。”
“開始輸電。”李云鵬緊盯著數據顯示屏幕。
隨著工作人員按下輸電開關。
球形飛艇開始向地面電力系統源源不斷輸送電力。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李云鵬向一旁的電力工程師詢問道:“謝組長,發電功率是多少?”
電力工程師抬起頭來回道:“李總監,目前每平方米維持在681瓦左右。”
“681瓦?”
“就是每平方米光伏板每小時可以發電681瓦電能。”
“繼續測試。”
“是。”
下午夕陽西下,然而1.8萬米高空的太陽光還是相對強烈,主要是高度帶來的太陽光角度影響,如果是在夏季高緯度地區,這個時間會更加漫長,甚至在極地附近,可以利用極晝全天候發電。
“今天一共發電多少個小時?”
聽到李云鵬的詢問,電力工程師謝博輝看一下記錄:“今天一共發電8小時24分鐘,因為我們早上八點半才升空,因此少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發了多少度電?”
“我看一下。”謝博輝低頭翻了翻數據:“43158度電。”
“四萬多度?還可以。”
謝博輝說一下了自己的看法:“李總監,如果是地面太陽能光伏板,效率大概只有一半左右,只有類似于雪域高原南部的日光城,才可以勉強和高空光伏對抗。”
李云鵬不置可否,他低頭計算著一些數據。
按照全年平均每天發電10個小時計算,差不多每天就是5萬度電,一年就是1825萬度電。
目前太陽能上網電價已經下調,大概一度只有0.15元左右,未來還會繼續下調。
一年單純賣電,可以營收273.75萬元。
而李云鵬估算過球形光伏飛艇的造價,整體大概著200萬左右,主要是結構簡單,加上比運輸飛艇更少的設備和材料,才導致整體造價偏低。
當然,他估算這個價格是在大規模量產的情況下,這樣才可以分攤科研成本,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