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冰川之下
r />
如入無人之境的江淼,很快就通過一個個隱藏的后門,進入了這些科研機構、生物實驗室的內部數據庫之中,找到了他們這一個月來,對禾黃真菌的相關研究。
甚至連基因序列,都拿到了幾百份數據。
江淼看著這些基因序列,通過女媧系統和基因公式,很快就弄清楚了禾黃真菌的一部分情況。
這個真菌確實是遠古真菌,而不是歐美實驗室人造的真菌。
原因就在于這種真菌的一部分基因序列,和現在基因編輯改造出來的真菌不太一樣,具有典型的遠古微生物的一部分特征。
從基因圖譜上來看,基本可以確定該真菌誕生時間,大概是在遠古時代,即南極洲還沒有被冰封的時代。
準確一點,是南極洲還沒有漂移到南極圈的時代,這種真菌就存在了。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禾黃真菌誕生的時代,應該是一種和當地禾本科植物高度共生的真菌,南極洲當地的禾本科植物可以免疫禾黃真菌的一部分危害。
然而其他大陸的禾本科植物,并沒有感染這種真菌,等到南極洲被冰蓋冰封之后,這種真菌便被徹底封印在了南極洲內部。
而其他大陸的禾本科植物,因為沒有感染過禾黃真菌,自然沒有衍化出對禾黃真菌的免疫基因。
“麻煩了…”江淼輕嘆了一口氣。
自然界的植物要獲得對特定微生物的免疫力,至少需要幾十年,哪怕是通過人為干預,也不一定可以獲得。
比如之前江淼研究的大麥克香蕉,它們對于巴拿馬病就很難產生免疫力,幾乎是被干到瀕臨滅絕。
現在禾黃真菌的麻煩,就在于這種真菌和現代禾本科植物之間,存在巨大的年齡代溝。
如果是遠古時期的禾本科植物,哪怕被感染了,估計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畢竟當時這種禾黃真菌在其他大陸也存在一部分變種。
而現代禾本科和遠古禾本科,兩者存在很大的基因差異性,很多對遠古微生物的免疫基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微生物同步發生適應性的改變。
因此現在一下子遇到這種遠古真菌,很多禾本科植物被打得措手不及。
當然,江淼并沒有認為禾黃真菌可以滅絕禾本科,只要這種真菌在當地肆虐幾十年,總有一部分禾本科的個體會幸存下來,從而一點點重新構建出針對禾黃真菌的免疫基因。
問題是人類可以等待幾十年嗎?
答案不言而喻。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禾本科植物幾乎占據了人類糧食植物的半壁江山,玉米、小麥、水稻、燕麥、大麥、高粱、黑麥、小米,另外還有糖料的甘蔗、木材的竹子這些都是禾本科。
如果這些農作物都受到禾黃真菌的感染,出現大規模枯葉病,那后果絕對非常可怕的。
如果人類不能在兩三年內找到壓制禾黃真菌的方法,那全世界都將陷入可怕的饑荒之中。
當然,真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倒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只不過要忍受幾年,甚至十幾年沒有小麥、玉米、水稻的生活。
人類目前還有其他糧食作物,比如土豆、木薯、番薯、大豆、鷹嘴豆這些可以勉強替代。
糖料還有甜菜可以替代。
竹子就比較麻煩了,不過江淼估計竹子不會被禾黃真菌感染,因為他發現目前被感染的禾本科植物之中,主要以木質化水平比較低的禾本科植物為主,那些類似于竹子和甘蔗這種,木質化水平比較高的類型,反而抗性比較好。
因此作為甘蔗之中,木質化水平最高的木蔗,估計也很難被全部感染。
當然,這種事情江淼也不敢打包票,必須等去實驗室進行全面研究之后,才可以確定其感染情況。
不過今年全球糧食供應要出大問題,倒是一個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畢竟北美洲和歐洲,現在還飽受寒潮和干旱影響,導致春耕延遲了一個多月時間。
而南美洲和南非洲,正面臨嚴重的禾本科危機,當地的小麥、玉米、水稻估計產能會大減。
好在南半球即將進入冬季,冬季有利于壓制真菌大規模傳播,只要管控好,加上滅菌藥物的輔助,應該可以將這種真菌傳播到其他大洲的時間,推遲一年左右。
當天傍晚,林書雅也到了。
她直接過來和江淼匯合。
聽完了前因后果,書雅也是眉頭緊皺:“突然出現的真菌,這真的很難防治,除非現在完全不進口農產品而且不允許從南美洲過來的任何東西靠岸,不然遲早會傳播進來。”
江淼無奈搖搖頭:“這是行不通的,畢竟我們和中南半島有陸地接壤,只要東南亞一淪陷,通過候鳥一傳播,根本防不住。”
“你有什么想法?”書雅看向他。
“兩手準備。”江淼頓了一下,然后說出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擴大非禾本科的農作物種植規模,比如土豆、番薯、木薯、大豆,避免被一鍋端。”
“這是一個辦法。”
“另一個準備,就是盡快培育出抗禾黃真菌的新品種,或者研發出專門抑制禾黃真菌的安全農藥。”
對于育種,江淼倒是沒有覺得有什么難度,如果他全力以赴,估計可以在一兩年內,就將全球的禾本科農作物品種刷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