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延遲發布
第316章 延遲發布
馬宮鎮。
鹽町村的水稻實驗基地。
江淼看著眼前的一大片水稻,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隨著八月份,枯葉病從中南半島傳播到桂省,很快隨著交通物流系統快速蔓延到全國各地。
雖然在十月份,進入華北平原南部之后,被西伯利亞的冷空氣給壓制了。
但是嶺南、西南、長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玉米、高粱等禾本科農作物已經普遍出現了枯葉病感染。
好在國內提前做了準備,并沒有造成什么損失。
2028年國內的各類糧食作物,分別收獲了:
稻谷1.5億噸。
小麥1.3億噸。
玉米2.3億噸。
大豆3.4億噸。
番薯粉2536萬噸。
土豆粉3994萬噸。
其他雜糧2705萬噸。
木薯還沒有進入大規模收獲,因為新品種木薯普遍需要種植9到10個月左右,從去年六月份開始大規模種植開始計算起,第一批木薯至少要等到今年三月份之后,才可以進行采收。
不過賽里斯去年的糧食總產量,仍然達到了史無前例的9.42億噸,人均671公斤糧食。
這個產能還沒有計算那些農村農民小面積自種自用的糧食,如果這些加起來,還可以再提高幾十公斤的人均糧食。
同時,國內還有另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糧食”。
那就是牧草。
以苜蓿草、花生秧、大豆藤等為核心的新一代牧草,產能其實已經變得非常龐大,這些牧草替代了很大一部分飼料。
比如之前國內非常稀缺的飼用大豆豆粕,現在已經變得非常充足,甚至可以說是產能過剩了。
其實從國內的各個企業不斷使用大豆油去提煉生物柴油、用大豆蛋白做工業原材料,就知道國內的大豆產能非常充足。
之前從巴西和阿根廷進口大豆的業務,也改為在當地就地消化了。
沒有辦法,南美洲的玉米和小麥幾乎全軍覆沒,現在只能吃土豆和大豆了,至于豆子吃多了,屁多的缺點,當地人其實可以忍受。
別看這些人以前非常矯情,但是面對價格飆升的玉米小麥,當地的底層貧民只能接受豆子作為主糧的現實。
在餓死和屁多上,他們現在忍受屁多。
而賽里斯這邊多余的糧食,則主要出口到東南亞、東北亞,還有一部分友好地區。
目前核心的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加起來總人口在23.8億左右,加上這些地區本來還剩下的糧食庫存,以及改種木薯、番薯、豆類之后,糧食供應還是比較充足的。
這些地區的人均糧食可以達到415公斤左右。
加上賽里斯出口了龐大的肉蛋奶,其實現在的城市人口,每年單純吃的主糧,加起來普遍還沒有兩百公斤。
如果不吃蔬菜水果和肉蛋奶,那每年人均兩百公斤糧食,確實只能勉強糊口,要人均三百公斤左右,才勉強可以溫飽。
但是如果有充足的蔬菜水果和肉蛋奶,那主糧的直接消耗會減少很多。
而賽里斯的肉蛋奶生產,目前有大約42%左右的飼料,是靠牧草來實現的,剩下的飼料中,58%是糧食或者糧食間接產物(例如埃及塘虱魚粉)。
因此賽里斯目前富余的主糧非常多,足夠在保證內部、東北亞、東南亞的富裕供應前提下,還可以拿出大約5000萬到8000萬噸糧食,出售給類似于埃及、沙烏地等地區。
加上停止進口南美洲、露西亞的糧食,其實現在全球的糧食還相對富裕,畢竟阿美麗卡庫存了好多玉米、小麥、大豆。
但是愈演愈烈的氣候危機、枯葉病危機,讓很多有糧食庫存的國家,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持倉觀望。
因此目前很多地區才會出現糧食危機。
至于奇葩的天竺,他們出現上千萬人口被直接餓死,那是他們倒霉。
一方面南亞的氣候,加速了枯葉病的蔓延。
另一方面是因為南亞的主糧是大米,加上小部分小麥和玉米、土豆,除了土豆之外,其他糧食作物都是枯葉病的感染目標。
第三個原因,則是天竺的農業模式,是典型的自耕農和地主農業,這種農業模式的歷史慣性非常強,要這些農田改種其他糧食作物,沒有血淋淋的教訓,很難進行強制推動。
第四個原因,則是天竺的氣候異常,去年夏季超高溫,一部分地區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一部分地區則出現嚴重的干旱,導致糧食種植出現大問題。
第五個原因,則是天竺沒有強大的糧食儲備系統,當他們發現天竺夏季前期的糧食減產了近17%之后,雖然暫停了大米出口,但仍然沒有趁機進口糧食,等枯葉病在其內部大面積蔓延開來,一切已經太遲了。
隨著去年天竺秋收的糧食再次減產了近45%,可怕的饑荒已經難以控制了。
而賽里斯雖然有能力伸出援手。
但沒有一點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