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高度城市化
第331章 高度城市化
東南亞,蘇門答臘島。
一艘滿載著2000噸貨物的運輸飛艇,從珠三角的空港飛馳而來,緩緩停泊在蘇門答臘島南海岸的一個小城市。
這個城市叫哥打阿貢,處于蘇門答臘島南部的一個海灣之中,和爪哇島隔著一條巽他海峽。
本來這個小城市,在南洋群島之中,也是非常不起眼的地方。
但是從去年開始,這個小城市卻迎來了巨大的發展。
因為哥打阿貢成為了亞洲聯合體溝通南極洲的兩條海上線路之一的一個支點城市。
由于哥打阿貢在當地語言的意思中,也可以意譯為“偉大的城市”,因此這里在亞洲聯合體的內部命名中,被正式命名為“偉城”。
偉城南側就是一個小型半島,也是亞洲—南極洲海上線路之中的錫蘭洋線路起點。
運輸飛艇將在海灣中的浮動海空港停泊下來之后,一個個集裝箱被卸下來,通過浮島大橋將這些集裝箱運輸到偉城中。
城市新建設的街道上人潮涌動。
從海對面的爪哇島跑過來打工,或者做生意的本地人不在少數,這個城市原來的居民并不多,但現在人口卻達到了近八十八萬。
雖然人口猛然飆升,但是當地的住房供應面積卻非常充足,采用一體房工藝建設的居民小區,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就建設了大約12萬套合格的一體房,加上當地本來就有的房屋,平均五個人就有一套房。
不過這個城市的人口還在飆升。
偉城依托周圍的地形,向那個小半島的高海拔山地擴充城市面積。
之所以向高海拔山地擴充城市面積,原因自然是預防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風險。
該城市的繁榮,主要是得利于建設錫蘭洋海上線路這個工程。
所謂的錫蘭洋海上路線工程,就是為了溝通亞洲和南極洲,將南極洲太陽能開發計劃中,產生的電能通過海底電纜輸向亞洲。
為此目的而建設的一條輸電線路,其總長度為6500公里,全程絕大部分線路都在海底。
但考慮到維護海底電纜和開發海底資源的需要,在6500公里的直線線路中,計劃在沿線建設13座海上大型浮島城市。
偉城就是連接這13座海上浮島城市的起點城市。
因此這里承擔了很多配套項目。
這些配套項目的到來,為當地帶來了大量工作崗位,未來隨著南極洲太陽能開發計劃帶來的龐大電能,通過該城市源源不斷輸入亞洲腹地,這其中也帶有龐大的利益。
比如利用廉價又充沛的電力,加上蘇門答臘島豐富的錫礦,還有馬六甲海峽海底豐富的鋁土礦。
根據最新的勘探數據,馬六甲海峽海底的古沖積平原中,富含大量的鋁土礦,初步勘探出來的可開采資源量,大約在7.5億噸左右。
由于在遠古時代,東南亞的南洋群島中,在一些比較寒冷的時代,其實是連成一片的陸地,這些古陸地中,含有很多沉積型的礦物。
包括鋁土礦、褐鐵礦、高嶺土、石膏等。
比如渤海、黃海、東海大陸架上,古三海平原中,這幾年就發現了大量品位不錯的鐵塊、鋁土礦。
其中以澎湖列島西面的淺灘海域,發現的淺灘鐵礦最為龐大,該海域的海底發現了一片儲量不小于120億噸的高品位褐鐵礦。
隨著亞洲聯合體的出現,東亞、東北亞、東南亞附近的海域,各種開發阻力幾乎不存在了。
當前淺海礦物開采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開采成本、開采技術、環境影響這三個問題。
考慮到陸地資源還勉強可以維持一段時間,因此亞洲聯合體并沒有太著急去開發海底礦物。
而是采用了一邊開采,一邊修復的方案。
比如一個海域有鐵礦石,那就對該海域的礦區進行劃分區塊,分為開采區、待開采區、資源儲備區、修復區。
開采方式上,也盡可能選擇對海洋環境比較友好的類型。
馬六甲海峽海底的幾個鋁土礦,現在只有一個獲得了開發許可,預計每年可以向蘇門答臘島的電解鋁工廠提供大約200萬噸高品位鋁土礦。
其實蘇門答臘島的電解鋁產業,也可以利用南洋群島陸地上的鋁土礦,畢竟當地的紅土熱帶雨林中,就蘊含著大量未發現的鋁土礦。
至于為什么要建設錫蘭洋海底電纜,而不是從大洋洲的陸地借道,原因自然是澳洲還在死扛。
澳洲因為人口比較少,耕地面積廣闊,糧食和各種農產品供應量,還可以自給自足,工業品方面他們則寧可選擇歐盟的產品,也不愿意被亞洲聯合體卡脖子。
現在雙方關系非常冷淡。
目前只是維持著一定量的鐵礦石、鋁土礦、銅礦的貿易,然后澳洲根據這些收益,從亞洲聯合體采購一定量的工業產品。
他們并沒有完全依賴亞洲聯合體的廉價工業品,因為他們擔心被吞并,只能咬著牙,采購一部分歐盟的高價工業產品。
正是考慮到雙方的冷淡關系,亞洲聯合體自然不會考慮讓電纜經過大洋洲,而是選擇了全線海底的方案。
其實澳洲現在也非常糾結。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