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新模式
海陸豐集團的內部數據為例,目前北上廣深、東瀛東京、南高麗漢城這些大城市,當地植入納米體征監測器的人,在當地占比非常高。
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這些大城市的單身獨居群體非常多,而這些人恰恰是植入納米體征監測器的主力軍。
畢竟去北上廣深大城市打拼的人,很多都是青壯年,這些人往往都是單身獨居群體,他們在沒有辦法情況下,植入納米體征監測器,就成為了保證自己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險。
特別是隨著亞洲聯合體的經濟蓬勃發展,大家收入普遍高起來之后,青壯年群體越發注重起來身體康健的問題。
而北上廣深這一類的大城市,也是搶救醫院比較多的地方。
比如鵬城,其轄區內就有15家專業的搶救醫院,配備有1500輛救護車。
其實這也是海陸豐公司探索新型醫生培養模式的另一個潛在因素。
現在亞洲聯合體對于醫生、護工的需求非常龐大,其中醫生需求總量為2400萬,護工需求總量為7200萬。
即每百人一個醫生,每百人三個護工。
然而這個需求量,目前存在巨大的缺口。
之所以醫護人員的需求量如此龐大,一方面是全面推動六小時工作制后,讓醫院的醫護人員需求瞬間翻倍;另一方面則是亞洲聯合體的各種物資產能飆升,人均工農業產值極速飆升,有底氣這樣搞。
不然如此龐大的人員需求,以之前的生產力,根本沒有辦法進行長期維持。
這也給農業產業大規模減少的崗位,提供了一個不小的泄洪洼地。
畢竟如果將海陸豐集團實驗室的里面各種技術全面應用,加上AI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估計農業產業的從業者需要一下子減少一大半。
這么多農業從業者如何安置?
答案自然是搞服務業。
醫療、教育、旅游等,就是可以吸納龐大勞動力的服務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