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獵殺狐蝠
第205章 獵殺狐蝠
盡管長時間的飛行和高原反應讓鄭良群和陳家亮有些疲憊,但現在還沒到可以休息的時候。
由于本次計劃高度保密,因此相關作戰計劃完全由高級參謀人員在斯卡杜基地內部制定,所有與計劃內容相關的文件都禁止被帶出基地,任何人員必須到達斯卡杜基地后才能得知計劃的全部內容,在作戰行動完成之前同樣不得離開。
就連執行任務的兩名飛行員,都只是大概知道自己來此的目的,而并不清楚具體的方案細節。
所以他們得先去開個簡報會,順便跟同樣參與本次行動,負責打配合的巴空軍飛行員見上一面。
幸虧對方的地勤很貼心地安排好了車輛,讓他們無需再步行很長一段距離。
在斯卡杜機場地下控制中心的一間會議室里面,穿著兩國軍裝的十幾名地面指揮人員正面對面坐在長條形會議桌的兩邊。
“報告!”
隨著一聲干脆利落的口令,兩位華夏飛行員出現在會議室門口,立正,并抬手向屋子里面的一眾人員敬了個禮。
人員到齊之后,作戰會議很快開始。
一名巴空軍準將站起身,從公文包里掏出了厚厚一沓文件,然后按照次序在每個人面前發了一份。
盡管是漢英雙語,不過翻譯水平確實有些一言難盡。
鄭良群和陳家亮都是在接到此次任務之后臨時抱佛腳學的英語,兩個40來歲的中年人,拼了老命沒日沒夜地硬啃單詞,也就是能聽懂一些最簡單的指揮口令。
好在那名準將隨后又站上講臺,對著一張大比例地圖開始進行詳細介紹。
兩個人戴上面前的耳機,里面隨之傳來華夏方面翻譯的聲音。
計劃的核心部分是并不算復雜。
雖然紅旗2乙A的導彈發射陣地很難輕易轉移,但其從SNR-75扇歌改進而來的新型火控雷達本身其實只需要一輛拖車和一輛電源車就能帶走。
三倍音速中隊的米格25是最古老的米格25RBK,沒有裝備雷達,也未經過后續升級,其雷達告警接收機(RWR)只能感知到自己已經被鎖定,但無法得知是否有導彈發射,位于軍事分界線以東的地面雷達也沒辦法越過崇山峻嶺看到興都庫什山脈的情況。
所以其飛行員在座艙里是接近于兩眼一抹黑的情況。
只要讓那部火控雷達在米格25的新路線中途設伏,就可以讓對方以為這里出現了一個新的防空導彈陣地,從而多進行一次轉彎,以規避可能存在的攔截射擊。
根據前面幾次經驗,由于某種未知的原因,印軍的米格25在轉彎過程中速度損失會非常嚴重。
而這就是兩架殲8C的機會。
當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由于兩國空軍之間并沒有聯合指揮能力或者通用數據鏈,因此需要靠語音進行引導,而殲8C與米格25幾乎全程都在兩倍音速以上飛行,靠語音報坐標的功夫,飛機就能竄出去幾公里遠,機載雷達的作用范圍又比較窄,所以很容易錯失目標。
為此,巴空軍設計了一套極其復雜的空域劃分表,兩名飛行員在升空之前可以放在大腿上的透明套子里,到時候地面只需要報一個由兩位字母和一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的代碼即可。
當然作戰計劃中還有其它用于欺敵的部分,不過這部分將完全由巴方完成,跟華夏這邊就沒什么關系了。
作戰會議不需要有什么廢話,把該說的都說完之后便結束了。
最后確定下來的是行動代號。
非常直白——
Operation Kill the Foxbat.
中文,獵蝠行動。
……
陳家亮把發到手里的作戰計劃收好,站起身準備去見一見巴方和他們打配合的同行。
不過旁邊的鄭良群卻仍然坐在原地,皺起眉頭盯著面前的幾張紙。
“老鄭?”
“老鄭?”
連著叫了兩聲之后,他才反應過來。
“怎么在這發呆呢,今天太累了?”
陳家亮語氣中滿是關切。
高空飛行對于飛行員來說其實是消耗頗大的一件事,尤其華夏空軍在這方面的經驗不足,尤其需要飛行員養精蓄銳。
“那倒不是。”
剛才一直低頭不語的鄭良群搖了搖頭:
“我只是覺得,這個方案有些……過于復雜了。”
“咱們之前進行過高空高速性能測試,帶兩發霹靂11的情況下,也足夠飛到21000米和2.2馬赫,其實只要在它前幾次的航線上打埋伏,用最短的時間開機鎖定然后發射導彈就行,完全沒必要玩這么一手打草驚蛇的花樣。”
“這個么……”
聽副師長這么一說,陳家亮也覺得是有些奇怪:
“我想可能不完全是技術原因,像這種任務,只要參與到里面就都有貢獻,立功受獎跑不了,恐怕巴方這邊的地空導彈部隊和航空兵也不甘心只是當個觀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