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完全屬于華夏的三代機
第610章 完全屬于華夏的三代機
丁高恒這個有些突如其來的提議,讓常浩南腦子一時間有點懵。
如果單從這一件事情上說的話,以科技委(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組成科技部了)和火炬集團的身份來出面組織一個認證體系,確實是相對比較穩(wěn)妥的辦法。
雖然如今幾乎每個機械制造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士都對火炬集團跟裝備工業(yè)司,或者說和國防科工委之間的關系心知肚明,但至少在行政體系上,二者之間完全獨立。
這樣既可以保證科工委能對質量檢測和品牌認證情況有必要的控制力,又可以讓這套系統(tǒng)的軍工色彩相對淡一些,減少進入國際市場之后給海外客戶帶來的顧慮。
不過,對于常浩南本人,或者說火炬集團來說,這反倒可以算個負擔。
一方面,至少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他的主要精力,肯定還是要放在科學研究和項目開發(fā)上面。
最開始建立火炬集團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給需要長期維護的TORCH Multiphysics軟件提供一個良好的運營環(huán)境而已。
后來的業(yè)務范圍雖然逐漸擴大,但仍然保持著相對輕量化的運營模式。
整個集團,包括火炬-C.B.法拉利合資公司在內,業(yè)務部門的比重都能占到85%以上。
屬于非常夸張的比例了。
而如果接下這個大活,那勢必要組織起足夠大量級的獨立質量檢測隊伍。
否則,如果在質檢方面依賴第三方,那就很難保障權威性和獨立性。
但這又跟火炬集團的發(fā)展理念并不相符。
而另一方面,經(jīng)歷過未來的常浩南非常清楚,這種以企業(yè)為主組建起來的所謂“民間協(xié)會”,由于缺乏嚴謹?shù)慕M織架構和有效監(jiān)督,其內部往往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變得一團亂糟。
最后搞不好,非但起不到規(guī)范企業(yè)產品質量的目的,還要適得其反。
“丁主任,要我說,沒必要這樣遮遮掩掩的。”
思索片刻之后,常浩南開口道:
“我們的目的,只是要避開這個認證體系的涉軍屬性而已,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說明白,就是以華夏科學院,或者是國家科技部作為認證主體,借助國家背書的行政力量,推動產品質量的規(guī)范和提升。”
“既然咱們的裝備工業(yè)司已經(jīng)站穩(wěn)了腳跟,我想,也不必過于擔心所謂行政干預的風言風語,干就是了。”
實際上,他的這個思路,在原來的時間線上,也進行過嘗試。
就是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所產生的國家免檢產品。
只不過,當時的努力的方向有點問題。
按照常浩南的想法,推動更高規(guī)格的質量認證,首先應該有嚴苛、更頻繁的檢測過程,從而提升被認證產品的品牌價值,讓它們能夠承受更高的溢價,再把這個過程中增加的成本給賺回來。
但免檢產品實際上相當于降低了受檢成本,走上了類似日本企業(yè)那種降本增效方便打價格戰(zhàn)的路子,最后反而成了一部分低質量產品的遮羞布。
當然,上一世的這個時候,日本企業(yè)集中造假的問題還沒東窗事發(fā),反而還處在上升勢頭,迷惑性確實很強。
而如今的情況則已經(jīng)完全不同。
按照最近這段時間全世界痛打落水狗的發(fā)展趨勢,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日本企業(yè)的這一波自取滅亡,就要被寫進全世界商學院和管理學院的教科書里面了……
“我擔心的倒不只有這個……”
丁高恒并沒有馬上認同常浩南的看法,而是一只手撐著側臉,一邊思索一邊解釋道:
“主要是,我們需要一個對于這套認證體系的抓手,所以如果沒有你們火炬集團參與在里面的話,那就成了完全獨立于裝備工業(yè)司運行,一來我有些不放心,二來,也會產生一些多頭管理方面的問題啊……”
到這里,意思就已經(jīng)說得很明顯了——
在科工委系統(tǒng)之外,除了常浩南的其他人,丁高恒信不過。
沒錯,雖然前者已經(jīng)可以隨意出入科工委主任的辦公室,甚至日常參與科工委的領導班子會議,但他并不是科工委的人。
編外副主任,重點還是編外。
旁邊的蘭新志自然也聽懂了丁高恒的意思。
羨慕么,那是肯定的。
被領導這樣無條件信任,屬于每個打工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不過他也知道,這種時候,肯定要推常浩南一把:
“丁主任,既然這樣,那讓常總在科學院或者科技部再掛個職不就行了?”
一句話說完。
丁高恒眼前一亮:
“倒是……也未嘗不可。”
“雖然老宋已經(jīng)退二線了,但是在科技口的影響力還是在的,通過他運作一下……”
常浩南則是眼神一驚:
“這……不好吧。”
要不是今天這趟是他自己突然決定要來的,恐怕會覺得對面?zhèn)z人是在唱雙簧。
“有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