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生產定型鑒定,以及未來的打算
;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后,常浩南就可以真正從渦扇10項目本身中解放出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新的挑戰當中去了。
……
三個星期時間很快過去。
渦扇10的生產定型,一切順利。
甚至順利到有些出乎常浩南的預料。
生產定型鑒定和產線驗收會的日期,最終定在了春節前夕的2月10號。
實際上,跟畢業答辯的情況差不多。
當決定要開鑒定會的時候,就說明這個項目已經穩了——
因為有問題的項目根本走不到這一步。
當然,即便如此,常浩南還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尤其是涉及到超短激光加工的內容。
主要是擔心講淺了別人覺得不夠細,講深了別人又聽不懂。
不過事實證明,他還是想多了。
在大量測試和使用數據的支持之下,根本沒有什么需要發揮的空間。
以至于各個環節宣布通過認定的速度,比對應負責人簽字蓋章的速度還要快得多。
原計劃從早開到晚的會,實際上只用了不到三個小時就沒什么內容了……
于是,整個會場竟然陷入了令人有些尷尬的冷場當中。
只剩下筆尖劃過紙頁所產生的莎莎聲……
最后,還是負責整個定型鑒定的陸增武率先打破了沉默:
“??偅铱茨銈兲峤簧蟻淼墓に囌f明文件,寫著預計最大年產量可以到將近200臺?”
對于華夏來說,上一次能年產這么多發動機,甚至還是給殲6造渦噴6的時候……
“嗯……”
常浩南緩緩點了點頭:
“保守估計吧……畢竟生產定型試驗,要求我們提交的是下限,實際還有可能更多?!?br />
“可你們有沒有考慮過,這些產能……很可能大部分都要處在閑置狀態?”
陸增武說完,可能是覺得這個問題稍微有些攻擊性,于是又趕緊找補了一句:
“這個……跟生產定型有關的問題已經完全結束了,現在完全是我個人比較好奇……”
常浩南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理解:
“眼下,或許確實不需要這么多的航發產能,但我們作為企業肯定不能只看眼前,而是要提前給未來做打算?!?br />
“別的不說,我們目前參與研發的SeA系列發動機,兩到三年后就可能占到每年20-30臺的產能,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不斷提速,航空兵裝備更新換代的頻率也會逐漸提高,再算上大修和維護所需要的備份件,每年留出100臺的產能并不夸張……”
“另外,我們預計年后要立項渦扇10的航改燃,海軍對這一型號的需求量也不小,這么算下來,只要再額外多出一兩項業務,就能占滿這每年200臺的產能,或許還不太夠用……”
“……”
這一番話說下來,不光是陸增武,就連不少正在低頭簽字的人也紛紛抬起了頭。
“咱們……每年能需要……100臺發動機?”
陸增武雙眼瞪大,連說話都不是很利索。
常浩南心說我要是告訴你以后華夏能年產總計超過80架的各型三四代機,怕是得把你嚇出個好歹來……
當然,這話也就是在心里吐槽一下,肯定不能說出口。
于是,他只好換一種方式:
“以后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
“陸主任您想,都不用太長時間,就說當年渦扇10剛立項的時候,又有誰能預料到五年后的今天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