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大宋好子民
至于說錢財上的損失,他是沒有的。雖然給了趙佶八成,楊戩一成,他自己只有一成收益。但原料是他采購的,東西是他做的,甚至他都不需要做假賬,就能忽悠住趙佶、楊戩以及他們派過來的監察太監。畢竟他要錢沒什么大用,錢也僅是資源的等價物而已。在這個啥啥沒有的年代,很顯然,資源才是他所需要的。
一方面,他可以肆意夾帶采購相關原料,核算到制皂的成本中,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來說,他現在是皇商,而且還搭上了楊戩這個趙佶比較信重,手握大權的一代權閹。采購一些禁止交易的銅鐵之類,也算方便。
而搭楊戩的關系也很簡單,他不是蔡京、童貫等人一條船上的,畢竟童貫那么風光,大家都是太監,楊戩怎么可能服氣。雖然也不是東西,雖然也能折騰,但總要靠上一個,總要有人傳個話的。一些人的動作已經很大了,威逼利誘輪番上陣,他不投靠不行。
相比起來,楊戩這邊更好一些。而且另一方面來說,楊戩更對口,畢竟他是內侍省總管,真論起來,權力相當大,絕對的親信,不是太怵蔡京、童貫之流。
王福生不解的看著大官人:“少爺,這宣節校尉是個什么官啊?”
大官人笑呵呵的為其解答:“正八品的武散官,就是有個名頭,沒有實權,差不多一年能領……八十貫吧。”
見得四下無人,王福生小聲抱怨:“少爺,這皇帝老兒也太小氣了些。咱們那可是一年白送幾十萬貫,就換了這么個無用的名頭?”
“福叔,你換個想法,他們本來可以直接拿錢什么都不給,卻還是給了我一個散官,好歹是個官身,是不是好很多?”
……王福生愣了一下,使勁的點了點頭:“嗯,好多了,是咱們沒的選。”
王言搖頭一笑:“各個作坊都盯著點兒,不要被那幾個監察的太監看出什么,平日不可少了禮,多多拉攏。”
“少爺放心。”
回到正房西間的大書房中,早一步回來的潘金蓮正看著書桌上攤開的那一幅御賜的趙佶手書發呆。
“想什么呢?”
潘金蓮愣了一下,回過神來盈盈一禮:“官人,奴家再對比這皇帝的字,跟官人的字有何不同。”
“嗯?你說說。”
“奴家字都不識幾個,哪里會看。只是覺得,皇帝的字,不如官人的字好看。皇帝的字感覺有些張揚,不如官人的字看著嗯……自然?”
王言搖頭一笑:“這話咱們自己說說也就是了,可不要被外人聽了去。”
趙佶給的這一幅字,寫的就是千字文,當然正是當年大官人所喜歡的瘦金體。潘金蓮說的沒錯,趙佶的字當然沒有他王大官人的字好。畢竟一個寫了幾十年,一個寫了幾百年,那絕對不是一回事兒。主要也是隨著他經歷愈多,字寫的越來越內斂,不比初學那般肆意張揚,正是潘金蓮所說的自然,返璞歸到真的不能再真的自然。
潘金蓮一個風情萬種的白眼:“當然了,奴家是不識字,又不是不曉事。”
已經進到老王家月余時間,她過的挺快樂。好伙食之下,人都稍胖了些許。這里真的沒那么多規矩,基本想干什么干什么,可以帶著兩個護衛,到處溜達,沒有拘束,這感覺從未有過的好。
王言抱著她坐到椅子上:“翠屏識字,等回頭讓她教你和小蘭,不認字還是少了很多樂趣。”
“官人放心,我肯定好好學。”
這是一個內里空空,只有皮囊的女人,但是啊,那皮囊是真他媽的好……大官人的手不老實的摸索著,惹得金蓮一陣嗔怒:“哎呀,官人,天還沒黑呢。而且奴家來了天葵,不能……”
大官人聞言收了手,僅摟抱著潘金蓮,倆人絮絮叨叨的說閑話。也沒旁的,無非就是一些吉祥話,暢想以后高升之類的。王言笑呵呵的應付著,又給她普及了一下當官的到底怎么事兒,告訴她不要想的太美……
話雖如此說,他卻是想著來日登基上位,金蓮做了皇妃,也不知會是怎么一番光景……
有了藝術家背書,老王家搖身一變,由地主成了皇商,發展又上一個臺階。
大官人既定的發展戰略是,東、北兩個方向。
向北滲透到河北東西兩路,與遼國交界的邊關,這無需多說,畢竟他勢必要滅了后來崛起,滅了遼國的金國。他要一步一步的滲透邊軍,將觸手伸進軍方。
向東則是從所在鄆州開始,齊州、淄州、青州、濰州、萊州,直到最東的登州。這是他原本所想的,避開梁山,只沿著北邊靠海的地區發展,他要掌控一個出海口,不管是做海貿也好,還是渡海北擊蘇州(今大連)也罷,都是至關重要的。再一方面,也可以建廠排污,直瀉黑水洋,也就是后來的黃海。
至于環境保護么,這年代,他就是可勁造,都干不過工業時代。還是那句話,環境從來不是他該考慮的。
至于他滲透的方法也簡單,先打聽打聽各地的那些富戶有沒有什么過硬的后臺。沒有直接吞了,不服就是追隨西門慶,反正這年月好人少,大概率殺不錯。若是后臺夠用,那就再研究,看看能不能迂回一下,先慢慢研究其后臺,繞過不管。
主要還是當地富戶掌控著話語權,知縣、知州等都是三年一任,留不下。要說當官的任期延長,有個五六年,他絕對先跟當官的一起,再反向研究當地大戶。
手下唯一能打的頭牌選手,武松,被他給捧上了東平府廂兵指揮,提領五百步軍。當然,說的威武,也就是個不掙錢的包工頭。
廂兵的成分很復雜,不少都是活不下去鬧事兒的,最后才被收編廂軍,這是大送百試不爽的法子,哪里有災荒,哪里就有新成的廂軍。他們不用訓練,專門干活。而且活還不輕,修橋鋪路、水利工程、城防工事等等,不少都是他們的活計。待遇也不好,吃飽穿暖都費勁。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