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主動上門
第1313章 主動上門
晉陵如今百萬人口,只有賣貴的東西,附加值高的東西,晉陵才能富裕,人民才能輕松。
否則如果只是單純的勞動密集,靠著人民的剩余價值,晉陵的競爭力早晚是要丟失的。畢竟各項的成本都在增長,人民的需求與日俱增,賺的不多、不快,就又回到了以前的紡織廠所面臨的局面。
銷售端疲軟,退休職工的養老、醫療,在崗職工的工資、福利,會一點點的拖垮晉陵。
這也是王言為什么不斷的進行產業調整,開發新的產業。家電,是晉陵下一步要做的。
等到解決了三縣立市以后,就會適當的開始將一些產業外遷了。如最基礎的鞋服,這沒什么技術含量,純粹是靠著設計,靠著上游的化纖。
彼時會根據情況,將鞋服遷出晉陵,在別地建廠。晉陵保留上游的化纖、紡織的環節,再將設計部留在晉陵,推出大量的設計,不斷的迭代新品。
同時類似鋼鐵廠等重污染的工廠等等,晉陵也會外遷,保障晉陵的環境。
在并不那么久遠的未來,晉陵的產業只會保留高新技術,或者說是產出技術,再利用晉陵外遷的、投資工廠進行落實。晉陵會利用大量的資金,投資各種的優質企業,借助這一波時代的紅利,實現資產的巨量增值。
如此再加上晉陵本身的高新技術持續投入以及不斷的產出,真正的實現晉陵人民混吃等死的好日子……
當然這些構想,王言是沒有聲張的,只是默默的帶領著晉陵人民按照他的想法前進。
晉陵人民當然是擁護他的,從省里到北京當然也是支持他的,若非如此,晉陵是不可能發展這么快的。
別的不說,晉陵開工生產需要的各種原材料,都是國家供應的。畢竟這時候到處都在發展,各種的初級原料相當重要,沒有原料怎么生產?
哪怕晉陵沒有走計劃價格,而是用了更多的成本購買,但想花錢都買不到原料的工廠多了去了,晉陵算老幾?
相比起各個省級山頭,晉陵小小的一個縣,哪有話語權嘛。說到底,全賴上級支持。
不過另一方面來說,也是晉陵發展的確實好,上級要支持,首先自己要爭氣。晉陵完全屬于是異軍突起,在當今改革的環境下當起了先鋒,各地借鑒晉陵的一些經驗,各自發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外地的考察學習隊伍,全國各地都派人來學習。
當然上級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也少不了晉陵的‘正確’,或者說是王言的正確。從七八年至今,王言的決策從來沒有失誤,一次都沒有。就是如此許多的正確疊加,再加上晉陵人民的勤勞、團結、眾志成城,方有今時今日之晉陵。
也有了原晉陵全體三十萬人民初步實現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
事實上到現在的八四年,合并了兩縣以后,在這一年的時間中,晉陵又吸納了二十萬職工。已經實現了兩縣七十萬人口全部脫離貧困的成就,這一樣也是了不起的壯舉。
同時,兩縣的所有適齡兒童,全都在學校里讀書,十二年義務教育,六歲入學,十八歲高中畢業。能上大學的上大學,不能上的進廠,哪怕進了廠也要組織學習一些進階的專業知識。
從這一代以后,除了智力障礙的人,晉陵不會有一個文盲。哪怕是聾啞,哪怕是盲人,也都得讀了書才行。
在現在這個時候,晉陵的全面義務教育,無疑又是一個成就。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晉陵的帶動作用。晉陵周邊地區發展的都挺好,是肉眼可見的比更遠的地方好上一截。省里的情況也很不錯,雖然晉陵每年都虧損,但該交的錢也是一分沒少交的,省里再拿著這筆錢發展,如此幾年下來,自然也有進步。
到了國家的層面,晉陵的這一筆錢,也有去處,也能帶動發展。
這還沒說晉陵賺回來的外匯呢,除了賣武器、賣原料,沒有比晉陵外匯賺的更多的。這幾年賺回來的外匯,對于國家的發展助力,那也是相當重大的。畢竟這時候國家什么都缺,各個地方都缺,要科研、要民生、要發展,要先進技術,晉陵是有功的……
“送上車了?”
看著王言回來,抱著孩子在屋里溜達的宋運萍問道。
“上車了,東西有楊巡幫著拿呢。”
“小輝偷偷跟我說了,回去再處一段時間,十月就結婚了。你覺得開顏怎么樣啊?”
“剛來那天我不就說了么。”王言接過了孩子,“咱們又不是什么封建家庭,現在都是自由戀愛。咱們晉陵你是知道的,媒婆子都沒事兒干了,每年結婚、生孩子的那么多,可沒有一對是強迫的,家里也不存在不讓結婚。
咱們覺得怎么樣不重要,還是小輝的事兒,畢竟是他過日子嘛,他本身也是個有主意的。我覺得啊,還是別操那么多心,小輝覺得行就行。”
宋運萍點了點頭,活動著肩膀,眼看著王言在那又提又捏的玩孩子。她已經很習慣了,王言真的很會帶孩子,任王言怎么玩,孩子都不會哭鬧,好像還挺有趣的咧嘴笑呢。
她轉而說道:“那咱們是不是得去金州看看開顏的家里人?”
“等定了結婚的事兒再說吧,到時候咱們都過去看看。”
“行。”
宋運萍笑道,“小輝結婚還是有些晚了,總算是要安定下來了,不容易啊。”
“也老大不小了。其實我覺得還是讓之前他暗戀的那個姑娘給耽誤了,小輝不懂那么多的事兒,那姑娘對他的影響不小。朦朧的好感才致命呢,讓小輝念念不忘。”
“你這么清楚,跟誰朦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