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我是一個真誠的人
第1384章 我是一個真誠的人
社團納新持續了四天,一直到了周日才結束,王言就演講了四天。
第一天他完成了任務,找到了二十個兼職,以及學校安排的幾個勤工儉學的學生,總計二十五人的兼職隊伍。
第二天,他就是純粹的打廣告了。從劉墻東那運來了一批電腦擺在舞臺上,并舉行了抽獎活動,買電腦的都有抽獎活動,抽三部諾基亞手機,七臺索尼隨身聽。
第四天的周日晚上,王言賣出去臺式、筆記本共計三百余臺電腦,并現場抽出了獎,活動圓滿結束。
提成不是定數,根據配置的不同,成本的不同,價格也有不同,而且還有數量的關系。綜合下來,王言這一波賺了七萬。
當然這沒有去除成本,舞臺搭建、設備租賃,抽獎的手機、隨身聽,這全是他自己出錢,也就賺了四萬多一些,倒是夠他現在手下的這些人吃倆月盒飯了……
毫無疑問,王言在北清操場上的演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此之前,他于北清籍籍無名。演講過后,他成名人了。
走在路上都是同學們對他指指點點,當然并不是非議,而是給身邊人指出來‘那小子就是王言’,讓人們更多的知道他這樣一個傳奇人物。
他真傳奇,在活動結束之后的幾天時間,他的身份信息就已經在學校廣為流傳了。人們都知道他是一個孤兒,千辛萬苦的考到了美院學攝影,并且攝影技術相當好,之前約好的拍照因為創業的關系一直沒有實現。
同時他之前在中關村演講登報,因為太過火爆被警察禁止再次演講的事情也眾所周知。他直接去大課演講忽悠人打白工,也被人傳為美談。
甚至有些膽子大的人,還會在路上攔下他,跟他交流一些問題。有人不知道從哪聽了他給人家分析專業,來找他咨詢。有人大致的知道了王言忽悠開發人員的演講內容,來問他對未來的一些行業判斷,更有甚者,不拿他當外人,讓他幫忙分析一下未來應該如何規劃。
至于說他親自帶著劉墻東派過來的人,到處的給人裝機的時候,熱鬧就不用提了。他成了北清的明星,走到哪里都有人圍著聊天,風光無限。
但也僅此而已了。
畢竟北清的逼格在那呢,創業的一大把,只不過是他鬧出來的聲勢最大,最火熱罷了……
而在結束了社團納新這一波之后,北清的電腦基本上賣的差不多了。畢竟一臺電腦好幾千,能單獨買起的人終究是少數的。事實上王言賣的三百多臺,有不少都是一個寢室和買的。機房的電腦有限,他們都需要利用電腦做一些工作。
純粹娛樂需求的,只有極少數的人。不過這極少數的人買電腦的消費都很高,比如楊澄就支持了一下生意,花了兩萬多配了一臺放在他不怎么住的學校宿舍里。
徐林更加認定了楊澄就是大頭,是在吃喝這種別人容易看見的事情上做作的無恥富人……
王言親自帶隊額,帶著北清的一幫干兼職的人,出去到附近的各個名校去發傳單,推銷電腦。
這時候就展示出了個人能力的不同,那些兼職的人不會破冰,不舍面皮,不會透過話語、表情去揣摩人的想法,無法把握到誰是真正有想法消費的人。
王言不同,他親自出馬,從來都不空手。尤其他還上門去拜訪別校的老師,獲得許可,在別的學校里辦了兩場演講。
都是高等學府,沒有絲毫關系的情況下,哪怕老師們對學生都很寬容,但也不是那么輕易就能辦下來的。
之所以能成,主要還是在于王言在北清搞的動靜太大了,學生們互相傳一傳,領導們打電話得瑟一下,哪怕出了北清的校園,到了其他的學校,王言也是有幾分名氣的。
當然得是好大學才行,這些學生們相對來說會更關注這些,消息也要更加通暢。
同時王言又在學校里收了十個兼職,都是貧困生,他得公司只要在,這些人畢業之前就會一直在。當然,這得是他們自己愿意干才行。
毫無疑問,他們大多數都是愿意干的。因為王言每天管兩頓飯,吃的還挺好,哪怕沒有錢這也不是一筆小錢了。何況他們賣電腦,還能賺提成。
沒有在王言這混飯吃的,或者說,哪怕他們一開始打定主意在這混飯,跟王言聊過一番以后,也都是一個個的渾身充滿力量,干勁十足,未來有了指路明燈,人生找到了航向。
這就是王言強大的地方,你不想奮斗,他能讓你奮斗。
當然這對一些貧困地區的愚人是不好使的,除非老天爺下來現身說法,想要文明禮貌的讓這種個別人奮斗起來,那可太難了。畢竟上午發的豬,中午就收拾收拾吃了,誰都整不了。
如此半個月的時間眨眼過去,十月一日,普天同慶的大好日子,知我網初步開發完成,正式上線運營。
如果按照后來的目光看,這個網站沒什么特色。但如果以現在的目光來看,就很有不同了。
常規的論壇功能,開放了眾多板塊的細分論壇,更加明確的聚集同類人群。在國際、時政討論、財經、前沿技術、人文歷史、社會科學、哲學……等等的類目下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分。
同時還有一個專門的科普、測評板塊,對于各種的計算機、手機、隨身聽等等進行測評。人們可能買不起,但看得起。
不僅如此,王言拿出了他掌握的算法,更加精準的給用戶推薦感興趣的內容,增加用戶粘性。為什么叫知我?答案就在這里,因為真懂用戶。隨著時間過去,積累的數據足夠富裕,開拓的功能足夠豐富,應用的場景越來越多,還將越來越懂。
并且這注定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論壇,后續更多的項目都會往上加,使之成為一個生活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