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1000萬港元的銀行信貸額度
“哈哈,合作也是互利的,我也感謝廖創興給我的資金支持。”楊文東禮貌的回復道。
“互利共贏最好不過了。”廖烈文笑了笑,隨后說道:“除了這件事,我們廖創興銀行也希望能夠與楊生在下一年達成更多的合作。”
“這沒問題。”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合作?可否具體點。”
廖烈文笑說道:“楊生,我們是銀行,自然就是貸款合作了。
你這邊有什么投資,需要大筆資金的,就可以找我們,我們會根據風險等級,來決定怎么合作,或者利息是多少。”
楊文東點點頭,隨后笑問:“看來廖創興銀行最近一年,吸儲做的不錯啊。”
廖創興銀行的創始人廖寶珊,在去年一年的時間高調行事,到處接受采訪,一度成為香港華人中,自前任首富何東之后的第一人趨勢。
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老百姓,能夠接收的外界信息渠道有限,廖寶珊這樣高調,自然就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存款。
這個思路,有點像前世的喬布斯、馬斯克與雷軍,利用老板的名氣,來做產品的流量。
“還可以,就是吸收到的資金,也得借出去才行。”廖烈文點點頭說道:“楊生可是我們的優質對象。”
楊文東問道:“尊父不是在大量投資地產嗎?”
廖烈文笑說道:“楊生說笑了,雖然我父親在投資地產,但銀行業也是家族產業的根基,我們也不可能因為有地產做就放棄銀行業了。
再說,我父親動用的銀行資金比率,也不是很高,外界擔心的問題,其實我們也都有數。”
楊文東想了想,說道:“廖生,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其實是你的個人行為吧?”
“對,楊生說的沒錯。”廖烈文點點頭,笑道:“我也希望銀行的資金,盡量還是走銀行的經營方式。”
“廖生可真是有心了。”楊文東也明白了過來。
誰都知道廖創興銀行自己做房地產,風險太大,這樣的玩法贏一萬次,但只要輸了一次就徹底死了。
而作為廖創興銀行的太子爺,廖烈文也是費盡周折的降低銀行的風險了,只是,皇帝不退位,那就輪不到太子爺有說話的分量。
廖烈文接著說道:“楊生明白就好,我父親雖然熱衷于地產,但他也不至于會耽誤銀行本身的生意。
所以我希望,像楊生這樣的優質客戶,能夠多從我們銀行貸一點款。”
“嗯。”楊文東笑了笑:“銀行的業務用多了資金,那你們的風險的確降低了不少。”
廖烈文是希望外人能夠借走大量廖創興銀行的儲蓄存款,從而阻礙一下其父親在地產業的擴張,這倒也是一種控制風險的方法;
畢竟資金就算吸納的多,也是有限的,銀行貸款消耗了更多的資金,那自然就沒有更多子彈去投資地產了。
難怪主動上門跟自己合作,要知道,香港外界對楊文東的資產也是有大概估計的,廖創興銀行的人,肯定也知道他早就開始調集資金離開了,這種情況下,還主動上門給貸款,就是因為也有自己的需求。
廖烈文接著說道:“所以還需要楊生的合作,對你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楊文東點點頭,問道:“那我有多少額度?”
廖烈文頓了頓,說道:“我們銀行內部分析過長興實業的經營情況,額度方面,我們愿意給1000萬港元。”
“1000萬港元?”楊文東倒是有點心動了,不過還是問道:“我投資什么都行?”
廖烈文說道:“也不是,我們銀行也會有審批的,不過只要沒什么大問題都可以,比如你要是想投資工業,建新廠,只要產品有市場就行;
又或者你想投資地產,這就更沒問題的,不過,你買的房子要抵押給我們,這樣也方便我們銀行內部操作。”
“很合理。”楊文東點點頭,隨后想到了一個問題,試探問道:“那如果我想投資航運呢?”
“航運?”廖烈文面色有些為難,說道:“楊生,不僅僅是我們銀行,香港的很多銀行包括匯豐在內,都是不怎么愿意投資航運的,除非是太古、會德豐這樣的老牌航運公司。”
“香港的銀行都不投資航運?”楊文東倒是第一次聽說這個事。
在他的印象中,包玉岡就是匯豐扶持起來的,那就是說,現在匯豐還沒開始投資包玉岡,或者剛剛開始,而這個時候的包玉岡還不出名。
“是的。”廖烈文解釋道:“實在是因為這個行業,波動太大了,賺錢的時候幾個月就能賺回船錢,虧錢的時候都得急著去拆船。
而抵押品又在海上飄著,真遇到問題的時候,銀行就算能收回來還得倒貼錢養著,所以香港銀行基本上不做這個生意。”
“這倒也是。”楊文東點點頭,隨后又問道:“但航運行業,也是重資產行業,不可能都用自己的錢吧?”
“對,航運的重資產程度,比地產還要強。”廖烈文笑說道:“香港的銀行不怎么喜歡給航運行業貸款,但日本的銀行喜歡,他們那邊國家有政策扶持造船業,造船、貸款都是一條龍的。”
“哦,原來是這樣。”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他也算是明白了。
廖烈文又問:“楊生是真的想進軍航運產業?”
“或許以后會吧。”楊文東淡笑說道。
廖烈文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