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聲名鵲起
第209章 聲名鵲起
4月10日,明報與港華日報的首頁,第一次出現了更加吸引人眼球的新聞題目:《獨家專訪:便利貼大王楊文東的創業經歷與對香港的未來規劃》。
港島金鐘:
一輛轎車停在了一間報亭之前,一名中年禿頂男子下車后,對著報亭老板說道:“來幾份報紙。”
“好嘞,賈生,這幾份報紙是我特意給您挑的。”報亭老板也早就準備好了。
他認識這位賈生,是報亭的熟客,幾乎每天都是雷打不動的前來購買報紙,而為了穩住熟客,他也是挑一些有價值的報紙給他,不敢摻水。
賈老板接過報紙,留下5塊錢后,也不用找錢了,便回到了自己的車上。
“便利貼大王?”賈老板看到報紙封面標題后,立刻來了興趣。
旁邊的中年女子目光也看了過來:“楊文東嗎?最近他的新聞特別多,好多報紙上都有他唉。”
“哈哈,能不高嗎?”賈老板道:“觀塘的萬人產業園,太震撼了,我們年輕的時候,香港如果有這種企業,又怎么會苦成那樣啊。”
“是啊,給我看看。”中年女子也想看看內容。
賈老板挑了下,道:“這明報與港華日報是一樣的內容,你看明報吧,正好你也喜歡看金鏞小說。”
中年女子笑說道:“你就喜歡看古龍的?”
“不是,就是《飛狐外傳》我不太喜歡,神雕與射雕還是不錯的。”賈老板回道。
二人也沒再糾結小說愛好問題,都認真的看了起來,過了會,賈老板說道:“這便利貼大王,雄心還真大啊,說以后要帶動幾萬人就業,那就業數量不是比怡和、太古、會德豐還要多?”
中年女子說道:“比他們多又怎么了?誰說華資企業就比不了英資啊?
我們華人出現這樣厲害的人,可真是大福氣啊,幾萬人就業,說不定過幾年后,很多人都可以搬離寮屋了。”
“嗯,出身寮屋,創業成功之后致力于將其他同胞也搬離寮屋,比我們當年強太多了。”賈老板感慨萬分。
中年女子笑說道:“伱還想跟楊文東比,哈哈。”
“笑什么?我們的心都是一樣的,就是能力比不過人家罷了。”賈老板頓了頓,又說道:“不過,這報紙上說楊文東看好電子產業,我也覺得不錯,現在收音機賣的可好了,要不,咱們也試試?”
“嗯,的確不錯,反正買點東西來組裝就行了。”中年女子點點頭說道。
“那走吧,去調查看看。”賈老板連忙啟動汽車,留下了報亭老板一尾的黑氣。
觀塘,寮屋區:
一名男子正在給一群聚集在一起的年輕人,大聲喧嚷著,而他的手中,也有一本本子,上面似乎記錄著很多東西。
一名寮屋青年舉手問道:“我們不識字,能進工廠?”
“當然可以,這是我們長興集團特意照顧寮屋群眾的福利。”男子大聲說道:“你們可以去做搬運工、或者最簡單的組裝,總之就是干體力活的。
會有點累,不過比起碼頭與一般的貨倉要好一點,而且每個月準時發工資,也有吃的與住的地方。”
“有住的?”一群人頓時嘩然,又有一人問道:“你們給我們住的地方?”
為首男子回道:“對,就是在工廠旁邊的宿舍樓里,采用大宿舍模式,每個人一張小床,一個小柜子,比你們現在住的寮屋要好多,至少不用擔心風和雨。
不過規矩很多,特別是關于安全方面的,誰要是違規,就會被開除。”
“嗡嗡嗡~~”下方幾十人互相討論起來,上方的人又說道:“這件事你們也幫著宣傳出去。”
隨后,男子便走下石頭高處。
“立明?”身后傳來熟悉的聲音,趙立明回頭笑道:“浩宇,你那邊怎么樣了?”
“通知了一部分了。”林浩宇道:“不過這片寮屋不小,今天估計通知不完了。”
趙立明點點頭:“是啊,比我們以前在尖沙咀住的地方還大,這還是去年火災之后的規模。”
林浩宇又道:“東哥說的還真沒錯,就算報紙上再怎么宣傳,寮屋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情況。”
“正常,你說三年前的我們,字都不認識,饅頭都不夠吃,你會花錢買報紙嗎?”趙立明反問:“也就東哥那時候認識字,還是撿的別人看完的報紙,才了解了一點外面的情況。”
林浩宇感嘆說道:“是啊,明明我們幾年前也是過的這樣的日子,現在感覺都快忘了。”
“別說了,做事,東哥的目的,就是讓這些寮屋的人,至少一個家庭里有一個人能有工作。”趙立明精力十足,道:“想想這個目標,我都覺得很開心啊。”
“我也是。”林浩宇贊同說道:“就是看這寮屋的規模,東哥的產業園恐怕也不夠招人的,而且也不能都從這邊招人,只能說稍微照顧一點。”
“一步一步來吧。”趙立明道:“你看報紙上東哥的未來,是打算再擴大幾倍的,說不定也就成了。”
“哈哈,是的。”林浩宇笑說道:“走吧,東哥也就相信我們,才把這個事交給我們來負責了,越干越開心啊。”
當看到那么多孩子、年輕人,他們猶如看到了曾經的自己,能夠幫助就業,也讓他們都有了不小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