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長興大廈開業與船隊大擴張
幾人坐下后,寒暄了會,楊文東直入主題,道:“桑德士先生,我在日本訂購了5艘新型DC267貨輪,總價為720萬美元;
日本當地的銀行會提供一半的貸款,我這邊會支付100萬美元,其他的260萬美元,我想從匯豐貸款。”
“楊生一次性購買5艘,倒是大手筆了。”桑德士笑了笑說道:“聽說你還要購買大量二手貨輪,站在商業伙伴的角度上,我有點好奇,你這擴張速度是不是太快了點?”
楊文東搖搖頭說道:“我非常看好航運市場,現在全球在美國的推動下,很多國家也開始逐步下調貿易壁壘,未來的航運需求必然會越來越高;
而各種貨輪、油輪的建造速度卻是跟不上的,所以很長時間內,航運都是不會虧的,而我既然看好,那當然得大手筆投入了。”
就算沒有67年的中東危機,未來十年的航運市場都是非常不錯的生意,本質原因就是全球貿易化的開端;
特別是等到70年代后,貨柜改革會大幅度降低海運成本,但損傷的主要是碼頭搬運生意,船只行業反而會大賺,直到80年代初期,全球造的船實在是太多了,供過于求,才導致了船災的爆發。
“楊生的觀點與包生倒是很像,我也非常看好未來的航運市場。”桑德士頓了頓,又說道:“只是,楊生,你自己只投入了百萬美元,其他都用貸款,是不是風險太大了?”
楊文東則說道:“只要后面船造出來,賺取的資金,肯定是能超過利息的,我也帶來了未來的運營計劃,這幾艘船,會租給日本的幾家航運公司,你可以看看。”
說完,鄭玉華便將資料遞了過去,說道:“桑德士先生,請看。”
“好。”桑德士接過資料,看了會說道:“看起來沒什么問題,如果是長租約的話,那就基本上沒什么風險了。”
楊文東則說道:“包生的長租約的確是個不錯的方法,不過,暫時不適合我這邊。”
這個不好多解釋,也沒必要,包玉岡這種方法,目前很多船王都不接受,生怕等到未來航運價格再暴漲,一旦長租約了,就賺不到塊錢了。
短視是短視了點,但這就是常態現實。
“理解。”桑德士也沒有多問,后說道:“只要楊生肯以個人名義擔保,我匯豐可以放款。”
匯豐作為香港的準央行,對于香港內部的很多經濟數據是很清楚的,長興實業的出口數據,非常可怕,去年幾乎要破億了。
而今年又有了觀塘的萬人產業園,加上其他地方并沒有減少產能,那今年破億甚至更高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再加上這些產業雖然算不上超級暴利,但比起香港普通工廠要強多了,桑德士自然知曉楊文東的償還能力。
“好,沒問題。”楊文東答應后,又說道:“桑德士先生,伱也知道我還要準備購買大量的二手貨輪,如果我也擔保的話,能不能也從匯豐抵押獲得貸款?”
雖然自己是可以單獨拿出這筆資金的,長興實業經營數年,賬戶里還是有著不少資金的。
可做生意的第一原則,就是能用別人的錢就要用別人的錢,這樣不僅僅是降低風險,還能保證自己的資金充足;
自己賬戶里的資金,是自家企業最后的保障,除非混到前世蘋果那種錢多到沒處花的級別,不然就應該這樣經營。
“你們要買多少艘二手貨船?總價格多少?”桑德士又問道。
楊文東說道:“總共19艘貨輪,價格估計在550萬美元左右。”
“倒也不算很多。”桑德士想了想問道:“價格這樣便宜,那船的質量估計就不算很好了。
楊生,一般來說,只有資金比較匱乏的人做航運才會喜歡二手輪。”
“我知道。”楊文東解釋說道:“等我的團隊建的更完善后,必然會繼續購買新輪的。”
60年代是造船技術發展的高速時期,船只也開始快速變大,之前萬噸算不小的了,香港50年代的船王,很多還是用的幾千噸的貨輪。
而到了幾年后,5萬乃至10萬噸的貨輪、油輪都開始批量出海。
本質原因是大船的效率比小船高多了,能夠節省差不多一半的燃油、幾倍的時間,當然受到航運業的愛好。
等自己通過這次擴張后,培養足夠的管理團隊,外加船塢那邊增加足夠的保養資源,也會準備采購更大的輪船了。
“行,我作為銀行,也不好過多干涉你們企業的自由。”桑德士點點頭說道:“楊生的這個申請,我也可以同意,但只能貸款一半資金,利息方面也會高一點;”
“好,一半也可以,利息可以商量。”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二手舊船,本身就很難抵押的,如同前世的二手車,想去正規大銀行抵押也是很難的。
桑德士又說道:“另外,這件事也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算的,還需要我們銀行內部討論一下才行。”
“明白。”楊文東笑了笑,其實說到這基本上就已經算是定下來了。
匯豐的大班,是有絕對權力的,如同歷史上,匯豐將和黃股票以極低的價格賣給李嘉成,都沒通知同樣是匯豐股東的怡和與太古。
最后更是略施小計,讓這兩人在決定出售和黃股票的董事會上遲到,然后就算二人期權了,這種玩法,在正常的企業是不可能出現的。
當然,現在的桑德士還沒有正式擔任匯豐大班,不過也差不多了。
“那就祝我們合作愉快了。”桑德士也算心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