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屈臣氏到手與后續布局
里,霍營東看到今天的東方日報后,有些小驚訝了。
旁邊的男子聽到后,也連忙問道:“屈臣氏?不是以前的香港大藥房嗎?”
“對,丁生才來香港兩年吧?居然也知道屈臣氏的歷史?”霍營東笑問道。
“知道一些,香港的大部分公司,我在來香港之前就了解過了。”華潤在香港的負責人丁克堅點點頭說道:“而且屈臣氏跟我華潤也是有一點合作的,它們的一些中藥,也是從我們那買的。”
“原來是這樣。”霍營東又道:“屈臣氏不算什么大公司,但也是一家知名的英國公司了,這次楊文東的收購,可是有一定的意義了啊。”
“香港華人資本即將崛起嗎?”丁克堅追問。
“有這個意思。”霍營東說道:“其實華人資本這些年,整體規模越來越大,雖然還是遠比不上英資,但趨勢已經出現了。
而楊文東更是華資中的第一人,現在他收購一家英國資本的一家小公司,又同時是一家知名度較高的公司,不知道有沒有試探港府或者英國資本的意思了。”
丁克堅想了想,問道:“霍生,你會不會想太多了?有沒有可能楊文東只是看上了屈臣氏?”
“哈哈,也有可能是我腦補太多了。”霍營東笑了笑,道:“屈臣氏這些年一直在虧損,尋求出售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楊文東為什么會收購,有些奇怪了,屈臣氏的幾個主要業務,沒有一個好經營的。”
“會不會因為看上了屈臣氏的物業?”丁克堅又道。
霍營東搖搖頭道:“我感覺不會,屈臣氏的物業不算差,但真要是肯花錢,想找到差不多的,也不是做不到,麻煩點而已;
但為了這點物業還收屈臣氏,那就麻煩了,那些業務虧損了伱還得貼錢進去,那么多人也得養著。
以楊文東之前的行為來看,他還是很在意工人的,就算是為了名,那也會為了愛惜羽毛繼續這樣做下去的。”
丁克堅思考片刻,道:“或許楊生就是為了屈臣氏那幾個虧損的業務,以他幾年就能做成幾乎香港第一華人的成就,說不定對屈臣氏的幾個業務,已經有了考慮了。”
“嗯,只能這么解釋了。”霍營東點點頭,隨后問道:“上面對于楊文東提出的博物館,是什么意見?”
丁克堅回道:“上面還是贊同的,可以出售一批民間古董,字畫方面只要不是歷史上非常出名的人,那也可以出售。
而租賃國寶級古董也沒問題,能夠運到香港來的古董字畫,等級也會高一點,但可能需要保證金。
至于怎么合作,那還得再商量。”
“行,我想楊生會同意這個要求的。”霍營東心中大喜。
這個合作,實在是完美了,楊文東獲得新產業、香港市民可以參觀古代的文化歷史、內地可以獲得外匯。
唯一可惜的就是這種合作,對于國家級別來說,提供的資金不會有很多,難以解決目前巨大的外匯缺口問題。
丁克堅又說道:“上面也同意了派人從運輸、香港本地看護再運走的整個流程,都用內地的專家。
這樣也能最大程度避免古董受到損壞。”
“嗯,那就好,古董的保護最重要。”霍營東贊成說道。
雖說這些人參與進來,也會獲得外匯,但這只能說是意外之喜,更重要的職責還是保證古董不出問題。
不然整個合作,都可能泡湯。
丁克堅又問道:“那我們時候再去找楊生,這件事我希望也能快點定下來。”
“就最近吧。”霍營東想了想說道:“他的很多二手船也快到香港了,到時候也要協商一下運糧這件事。”
“是啊,這件事更重要。”丁克堅點點頭。
……
屈臣氏的華洋易主,在香港商界還是引起了一陣小反波,特別是很多人知道,這件事能夠成功,背后也是匯豐在幫忙。
而匯豐作為香港的準央行,這個小動作,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不說以后華人資本能夠再收購英資中大型公司,就這件事,也明確了匯豐新大班未來對華資的態度了。
4月8日,楊文東來到了位于港島北角的屈臣氏飲料工廠:
不少人已經在門口等待,包括魏澤濤。
“楊生。”魏澤濤上前招呼說道:“昨天我的人,已經接管了屈臣氏的幾家工廠,連同各個店鋪的負責人,也都見過面了。”
“嗯,那些鬼佬呢?”楊文東問道。
屈臣氏是英資企業,其管理架構與很多英資洋行一樣,高層都鬼佬,華人就算功勞再大,能混到前十權利圈,就已經很不錯了。
之前他公司業務,從同行英資公司挖人最容易,就是因為很多有能力的華人,發展到了極限了。
魏澤濤道:“在跟他們商量,他們還是想都留下來的,但我這邊也不準備留他們,按照法律賠償一筆讓他們走人就行了。”
“他們會不會留坑給我們?”楊文東反問道:“這些人多多少少也掌握了很多公司的原有資源吧?”
“是的,很多外面渠道,都是他們聯系的。”魏澤濤回答道:“不過這些人在屈臣氏工作這么多年,手上多多少少是沾了一些不光彩的東西的。
如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