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愈發嚴重的旱災
興大廈:
“楊生,早。”長興航運的鄭玉華,早早就趕來了。
“坐。”楊文東點點頭,問道:“港府那邊,又對我們提出增船運水的需求了?”
這半個月,雖然楊文東不在香港,但身邊也是有助理的,公司這邊的一些大事他也是知曉的。
不過畢竟也就是十幾天,加上出發前也與各個業務負責人溝通過,因此內部也沒發生什么意外大事,倒是外部的反而有,那就是香港旱災越來越嚴重了。
鄭玉華回答道:“是的,香港這邊很久沒有下雨了,北邊一大片范圍也是一樣,這就導致了內地供水出現不足;
現在香港很多地方,嚴重缺水,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大型貨輪,去內地更北邊的地方運水了。”
楊文東追問:“香港普通人現在缺水嗎?”
香港在1965年引入東江水,但實際上在50年代就開始跟粵東省合作,從靠近香港的幾個水壩、湖泊中引入進入香港。
不過量不算很大,依賴的也是水管運水,正常時節還是勉強夠用的。
鄭玉華回道:“我沒怎么聽說過這方面消息,應該還不嚴重,但工業與建筑行業已經受到很大影響了,很多工地與工廠都開始間歇性的停工了。”
“等等,我讓秦志業過來一趟。”楊文東揮揮手,隨后一個電話出去。
幾分鐘后,秦志業也就趕來了,他此刻也在長興大廈,這里也有它的辦公室,因為老板剛剛回香港,長興集團的很多高層,也都來到了這里。
“楊生、鄭姐。”秦志業進來后招呼道
“坐。”楊文東也遞過去一瓶汽水,問道:“香港內部缺水問題怎么樣了?”
秦志業負責的是報社與傳媒,不僅僅是自己發聲的喉舌,也是自己了解消息的渠道。
這個時代沒有互聯網,發生在自己一公里之外的事情,他也未必會知道,只能依賴遍布全港的大量尋查各種新聞的記者,他們每天都能收集到各種消息。
秦志業回答:“越來越嚴重了,北邊供水越來越少,長期又不下雨,據說連發電廠那邊都開始要控制用水了。”
“電廠用水?”楊文東皺眉:“如果電受到影響,那對經濟以及普通人的影響可就大了。”
發電廠也是需要大量淡水的,前世內地的火電廠、甚至核電廠,都是靠近大水源而建。
一個是因為人類科技的本質就是燒開水,這個過程中自然需要大量的水;第二是因為電廠需要大量的淡水(海水降溫的技術難度很高、基建投資要求也高)來給設備、鍋爐降溫。
雖說可以循環利用,但損耗也是非常大的。
秦志業又道:“目前還只是電廠開始控制用水,還沒到影響社會的地步;但如果再這樣下去,還是真的有可能的;
特別是夏天,對電的需求更高,又不下雨。”
“那香港普通居民的用水還是正常的?”楊文東又問道。
秦志業回道:“大部分還是沒問題,自來水的供應,目前也會有停水,但一般會間斷性的供應;
但這些也只是住宅區域,算是有錢人的地方了,那些九龍半島那邊的,根據我們的記者探查,已經出現取水困難了。”
“唉,正常,就我以前在寮屋,找干凈的淡水都很費時間。”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任何災難的開始,最受影響的必然是最窮苦的人。
秦志業又說道:“東方日報已經開始報道這些地方了,只是目前還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我們的力量的確有限。”楊文東說道:“盡量宣傳吧,再跟金鏞合作一下,讓他也去關注,他的名氣,比我們大多了,或許會有影響。”
在香港的上流社會,楊文東的名氣自然更大,但在普羅大眾眼中,金鏞自然更出名。
“好。”秦志業答應說道。
楊文東又看向鄭玉華,問道:“那你這邊能夠抽調多少船過去?”
鄭玉華回道:“除了15艘給長興實業運行李箱,其他17艘,已經都去內地運水了。”
“嗯,那就先這樣,運行李箱的船,也是需要從歐美運糧食回來的。”楊文東點點頭,又道:“這段時間,還有可收購的二手船嗎?”
香港雖然缺水,可目前還沒有到最嚴重的時候,且就算真的極端缺水,也只是生活不便,還不至于一點水也沒的喝,會活活渴死,港府再怎么不當回事,也不敢搞出這樣的事。
而內地那邊的糧食,也一樣很急,這些事情,也是要尋求一個平衡的。
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再買船了,反正等旱災結束了,航運行業的大發展也能讓這些舊船大賺一筆,甚至能夠賺回同樣數量的新船。
鄭玉華道:“我已經在全球各地聯系了,目前一共有8艘舊船有意向出售給我們,價格還在談。”
“好,價格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楊文東繼續道:“除了這幾個,還需要繼續訂購舊船,香港這個旱災,我估計會越來越嚴重。”
有錢了之后,楊文東也比較在意“名氣”,這是香港很多富豪、乃至全球很多富豪都在意的。
建博物館的目的之一也是這個,而這次香港旱災,如果他能夠利用好,也能對他的名氣也是有著很大幫助的。
更不要說,穿越到了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