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匯豐支持與儲水基站
總不至于都是自己投資吧?”
“當然不會,我也需要借助銀行。”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那這樣,等我的團隊將這件事定奪下來后,我再約您商量?”
一個大型博物館的投資也是驚人的,特別是需要在金鐘附近,那自然也需要貸款了。
他原本也還沒考慮找哪家,現在這樣的話,那就優先找匯豐了。
“行。”桑德士又道:“不過我希望我匯豐銀行的一些事跡,也能進入其中一些歷史故事。”
“好。”楊文東爽快答應道:“匯豐本身也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我自然也不會漏掉,而是桑德士先生的名字,也會記入一些故事當中。”
很顯然,當人不缺錢之后,就會開始在乎名了。
反過來如果能夠留個正名于歷史記憶之中,讓他花點錢也是樂意的,反正錢已經花不完了.
更不要說,桑德士還是用的匯豐銀行的權益來交換的。
“哈哈,多謝了。”桑德士點點頭說道。
有些事情他不好明說,只能借“匯豐”的名義了,而楊文東顯然很懂“人情”。
與桑德士會面完后,楊文東返回長興大廈,又正巧碰到了前來找自己的趙立明與林浩宇。
“怎么樣?和自來水公司的人協商的怎么樣?”楊文東立刻問道。
雖然這次解決旱災問題的過程中,他也盡量為自己謀取了部分利益。
可整件事的核心還是賑災,幫助普通人,其他都是順便為之,或者以利益方式來拉攏其他人幫忙。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建好管道,因為楊文東知道,現在的旱災還只是開始,等再過幾個月,就是香港幾十萬乃至百萬市民最痛苦的時候。
在原先歷史上,很多的確原本一天四次供水就已經很讓人難受了,但后期卻變成了4天一供水,甚至很多時候等了四天又沒水了。
別說洗漱,有時候連喝的水都沒有,越窮的人,受到的影響越大,就算他們去排隊領到了水,可因為太多時間投入進去了,又導致失去了生計.
林浩宇回道:“東哥,自來水公司那邊的速度很快,他們已經定好了從現有的自來水管道里,引出十幾根水管,連接到尖沙咀、觀塘、葵涌、九龍灣這些地區的寮屋旁邊。
然后我們這邊會在那里的位置建儲水站,這樣白天放水,夜里慢慢儲水,還能建好相關的排隊設施,避免混亂局面出現。”
“行。”楊文東點點頭,又問:“就是自來水公司那邊能搞定管道沿路嗎?”
建管道最大的麻煩,就是需要將管道暗埋地下,特別是碰到馬路、住宅或者什么建筑之類的。
相比于自己建一個終端補水點,管道建設顯然會更麻煩,這也是楊文東自己單獨做不了這件事的原因。
“這個我問過,他們說沒問題。”趙立明道:“我也有點擔心,但也不好過問太多。”
林浩宇則說道:“東哥,其實我有一個辦法,你這邊讓東方日報或者港華日報一起報道這件事,將整個項目完工的時間也報道出來。
這樣一來,一則方便讓很多周邊的人知道我們這個站點,就算他們不買報紙,但也會收到其他人的消息,二則就是給港府壓力,那自來水公司也就不敢不當回事了。”
“嗯,不錯的方法。”楊文東笑了笑,說道:“行,我會讓秦志業來負責這件事,一定會宣傳到位。”
如果是直接跟港府對著干,那他肯定不會答應,就算有這方面的需求,也會去找金鏞的明報。
但只本身也算是幫助港府擴大其正面名氣了,因為一旦蓄水基站完成,也能緩和旱災,減少港府的壓力。
只不過如果按時完成不了,那可能會有反效果而已。
“那就好。”林浩宇笑說道:“其實這個距離也不算很遠,大部分通往寮屋區的土地也沒怎么開發,只要自來水公司想做,那肯定沒問題。”
趙立明補充說道:“是啊,如果不是我們沒有這個權利,我們自己來做速度肯定更快。”
“權利就別想了。”楊文東頓了頓,又問道:“補水基站的設施,怎么建想好了沒有。”
林浩宇說道:“想好了,我們也已經與金門建筑的人商量過,他們建議我們在原地直接開挖大坑,然后底部做防水措施,類似游泳池,體積更大一點,然后就可以在這里面蓄水。
再就是各種供水設施,從池子里面抽水,再供應出去。”
楊文東想了想道:“這樣的話,那水周轉的時間就不能長,不然容易成為死水,就不能喝了。”
流動的水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但池子里面的水不行。
林浩宇道:‘是的,所以一個供水點的水池也沒必要建的很大,自來水廠的意思是,兩三百立方米就夠了,反正管道也是每天運水進來的。’
“的確不能很大,不過幾百太少了,建一千的。”楊文東頓了頓說道:“實在不行,買幾個空壓機,往蓄水池里面送氣,保證短期水質不變就行了。”
這其實也是后手,一千立方米的水,是很多,可問題還是在于沒水,有了一個大池子,那至少可以在有水的時候先儲存一些,能多存一點是一點。
如果對人群進行取水限制,那至少還是能夠保證周圍大部分人的生存用水需求的。
至于想痛快的洗澡、洗衣服,那就真的沒辦法了。
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