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新界囤地計劃
第333章 新界囤地計劃
與伍沾德告別后,楊文東也叫來了鄭志杰與劉華宇。
在香港做服務業,肯定也是非常依賴地產的,因此,在內部兄弟公司之間,家樂福與長興地產的合作是最多的。
“楊生。”二人趕來后,都招呼說道。
“坐。”楊文東揮揮手,助理上完茶之后,楊文東說道:“美心食品那邊,我已經與伍沾德溝通好了,入股30%,然后他們進入我們家樂福超市做糕點生意。
不過入股的價格、進入家樂福的租金位置大小等等問題,還是需要你們協商的。”
作為老板,他出面是為了快速解決意向問題,但具體的數據,自然是不會討論的,他也不清楚各種合作問題。
“好的,我們會盡快與他們談好價格。”鄭、劉二人回道。
楊文東又道:“還有一件事,伍沾德想要在合資之后,再借入一筆錢,我們可以牽線與恒生或者東亞銀行,然他拿一筆大的貸款進行擴張。”
鄭志杰笑問道:“楊生是想讓美心食品與怡和打價格戰?”
楊文東點點頭說道:“算是其中原因之一吧,美心的伍家兄弟是有實力的,只是缺乏資金,被怡和給壓住了;現在多了我們的支持,那就能快速成長。
這樣一來,我們本身的投入也會有巨大回報,而且美心擴張很快,怡和那邊要么放棄要么就更投入資金跟上,對他們來說,也會是一種資源的消耗。”
“好的,我明白了,額度方面,我會跟兩家銀行的負責人商量一下。”鄭志杰答應說道。
“那好,美心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后面就看他們自己的能力了。”楊文東點點頭,隨后問道:“在新界那邊,找到合適建牧場的地方了嗎?”
隨著家樂福規模的擴大,對于雞肉與雞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個時代,海外運輸食物或者活畜的成本還是太高了,那自己投資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最重要的還是有理由在新界囤地。
鄭志杰回答說道:“楊生,這件事我也已經在與港府地政署與農業局溝通了,他們是支持我們在香港建大型養雞基地的,但是在選址以及地皮面積上還有爭議。”
楊文東問道:“你們想在哪買地?”
鄭志杰回道:“我們是想在將軍澳買一片沿海土地建養雞場,但港府那邊不同意,他們建議我們再向北邊去。”
“將軍澳那邊,也算不上經濟有多好吧?這個地方為什么港府不同意?”楊文東想了想問道。
60年代初的九龍,其實也就幾個靠近港島的地方,經濟發展的還不錯,其他地方,就差遠了,跟鄉下是沒什么區別的。
鄭志杰說道:“據說,是港府在未來的規劃中,將軍澳會是下一批開發的地方,畢竟這里與港島也不算遠,且這個地方如今居住的人已經不少了,未來,只要香港經濟發展,這里應該也是能發展起來的。”
“嗯,倒也是。”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你們準備要多大面積的地皮?”
鄭志杰回道:“我們的第一期養殖數量,是5萬只,即使采用按照一只雞5尺地(0.5平方米)的需求,加上公共區域,也是需要大概30萬尺(3萬平方米)的土地的。”
“1只雞要5尺地?”楊文東連忙問道:“現在養雞,是在籠子里養的,還是散養的?”
鄭志杰回答說道:“我們會散養,籠養那種方式,需要投資很大,建基建、裝冷氣機,不然夏天雞都會熱死,香港這邊,也沒有這種養殖技術。
而且最重要的是,籠養的環境下,太容易滋生雞瘟,一旦出現,后果不堪設想。”
“嗯,那就散養,出現雞瘟的確是麻煩。”楊文東也點頭說道。
沒有現代化的技術,籠養的成本可能更高,這種養殖方式,只適合土地價格較貴、且養殖技術較強的地方。
鄭志杰跟著說道:“是的,即使是散養,很多雞在一起都容易出事,所以衛生這一塊,是重中之重。”
“那有這方面的管理人才嗎?”楊文東又問道。
這個時代,醫學與免疫學都不是很發達,連人類都沒有很多疫苗與病毒特效藥,更別說雞鴨牛羊豬等等了。
瘟疫一旦出現,損失畜牧是小事,萬一反過來傳染給人,那就是大事了,特別是流感,在后世很多人不在意的病毒,在這個時代,是非常致命的。
而想管控好這一切,就迫切需要依賴專業的管理團隊,控制好衛生以及外源性的污染,比如鳥糞等等。
鄭志杰說道:“我已經安排人與香港的多家養雞場聯系了,挖他們的人過來不難,另外,我也專門讓人事部門開始尋找從內地過來的這方面人才,隔壁粵東省曾經大規模養殖供應香港,這方面的人也有不少。”
“嗯,行,那養殖這一塊,還需要多參考西方現代養雞法,一定要注意控制。”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好的。”鄭志杰答應說道。
楊文東接著說道:“30萬尺還要靠海的地皮,在將軍澳買的確有點難了,那就往北部遷移一點,找個新地方。”
想囤地不假,但也不能盲目囤,要不然置地也不需要在9年后強行收購牛奶公司,直接自己也養牛囤地就行了。
港府也不是傻子,很多事情大家都是看破不說破,大概也能猜到目的,就算真的建養雞場,但順帶的目的,也是港府需要控制的。
“后備的選擇我們也有。”鄭志杰又說道:“我還去沙田看了下,那邊的地也挺平坦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