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長興地產的恐怖現金流(求月票)
第425章 長興地產的恐怖現金流(求月票)
在英國這邊也沒什么其他大事,游玩一天之后,楊文東便帶著一行人返回了香港,已經是12月22日了,眨眼間,一年的時間又要過了。
香港這邊也下起了陣陣小雨,非常舒爽,不過卻壓不住香港高爆的房價,再一次創了新高。
23日,楊文東趕到長興大廈之后,長興地產的鄭志杰連忙前來。
“坐,我在英國買了一些當地茶葉回來。”楊文東一邊招呼一邊泡茶,并說道:“雖然我覺得口味不如內地的,但我們也需要偶爾換個口味。”
香港的華人也是愛喝茶的,只是雖然靠近內地,但很長一段時間,英國或者其他英國殖民地的茶葉,卻成為了香港人的主流選擇;
原因么,不是因為國外的好,而是前面幾十年內地各種原因導致交通混亂,出口都難,直到50年代后才逐步好轉,但香港很多人的習慣也很難改過來。
不過對于楊文東來說,他接觸茶葉的時候,就直接買的內地茶葉,然后身邊人也一樣.
“好。”鄭志杰笑說道:“我這幾年也喝過不少英國的大紅袍了,英國鬼佬可是特別喜歡喝這個。”
“嗯,我也讓人送了一些給桑德士。”楊文東說道:“雖然暫時我們與匯豐合作不多,但以后還是要多處理好關系的。”
匯豐畢竟是香港的“準央行”,就算哪一天自己的資產規模再大十倍,但在香港的業務,還是需要與匯豐合作的,甚至一些海外投資,也可以找匯豐。
相比于其他英資,匯豐可以說是楊文東的最佳英資合作伙伴了,實力雄厚,如果歷史不變的話,匯豐在未來也能成為全球十大銀行之一。
唯一可惜的是,匯豐作為“準央行”,受到香港法律的保護,自己哪怕再有錢,也沒辦法收購超過1%的股票,這一點與怡和還是不一樣的,不過短期來說,自己也不需要銀行業務,未來的話,也有的是機會自己搞一個銀行.
鄭志杰回道:“我最近跟桑德士也見過幾次面,這鬼佬跟我們一樣,也不看好香港的地產市場了,不過作為銀行,他們不能投資。”
“嗯他也不在乎,反正地產市場漲了他們穩定賺錢,虧了,誰敢不還匯豐的錢?”楊文東笑了笑說道:“香港有很多穩收益的資產,這匯豐也是其中之一了。”
香港的穩定資產有不少,比如燃氣、發電、港口碼頭等等,這些都是絕對不會虧的,匯豐銀行也算其中之一了。
鄭志杰說道:“是的,楊生,要不我們也收購匯豐1%的股票,反正我們手中如今也有不少現金。”
“這個不急。”楊文東頓了頓說道:“你手上的非核心地產物業,都套現了嗎?”
鄭志杰回道:“是的,除了中環物業還有一些優質位置的物業,其他我全部套現了,目前手中差不多有1.4億港元左右,之前您要的匯向美國的300萬美元,還不在其中。”
“現金流還真是多,也就是說,這幾年下來,你這邊一共賺了1.5億港元?”楊文東笑問道。
從59年開始,長興地產便開始適度的囤地,部分資金是楊文東調集過去的,還有就是自己開發小區物業賺的,然后再通過銀行杠桿放大購買地皮,以租養貸,再坐等升值。
多年下來,憑借著雄厚的資本以及足夠的膽量,購入了大片地皮物業,然后等到價格高峰的時候套現,賺取的利潤是驚人的,甚至不低于長興實業這幾年的成果。
“準確的來說,還是不只的。”鄭志杰接著說道:“長興實業、家樂福、榮耀電子的很多地皮,有不少也是我這邊收購的,然后市場價轉讓給了他們。
比如我們在觀塘的產業園,這塊地面積之大,哪怕是工業用地,以現在的價格,至少也有六七千萬了。”
“那塊地就別想了,面積越大越難套現。”楊文東搖搖頭說道:“除非以后香港工業不行了,或者人工成本太高,長興實業需要遷移走,那這塊地才有開發的機會。”
長興集團的核心產業基地,雖然地皮夠大,但未來20年內是不可能被當做地產開發的,只有等香港工業真不行了,到80年代轉移至內地,那這塊地就空下來了。
以這個面積來看,絕對就是歷史上類似李嘉成之黃埔花園了,而黃埔花園這塊地,在80年代開發,凈賺了50億+一個170萬尺的商業廣場,另外還有一萬多戶的物業管理業務。
當然,以長興實業的生產利潤,其實也是不低于開發地產的,未來70年代,香港工資雖然漲的高,但長興實業還是能扛得起的,待78年改開,也就可以部分轉移了。
內地,才是最適合的工業基地,現在選擇灣灣、新加坡什么的,也是迫不得已,畢竟改開還得十幾年,不可能就這樣等著。
鄭志杰點點頭說道:“是的,我們集團的核心,還是長興實業。”
“未來就不一定了,可能是榮耀電子。”楊文東又說道:“榮耀那邊有擴張計劃,你在港島盯著點,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廠房區域;
按照我的估計,地產危機一旦出現,港府財政就會出現問題,到時候我們主動出擊,買下榮耀需要的土地。”
港府一般很少會有財政結余,有也是一點點,邏輯很簡單,因為今年某個部門不把預算用完,那明年就沒了.這種事,在很多時代、很多機構都這樣
而一旦出現經濟危機,地產拍賣變少、加上經濟變差導致正常稅收減少,那就必然會引起港府財政緊張,所以每一次這種時候,港府對于地產拍賣就會放松很多,甚至容許地產公司與港府協商要拿哪塊。
“是,我會與王生協商一下。”鄭志杰答應說道。
楊文東又問道:“那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