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與華潤的互惠合作
“原來是這樣”楊文東想了想說道:“那行,華潤需要多少錢,我們可以通過恒生銀行的借貸給他們,擔保我來簽字,本身這個項目,只要不出問題,肯定是能賺的。”
內地的經濟情況,外人的確不清楚,但從一些對外操作就能看出來;要知道,內地高層可以說是全球最聰慧的布局大師,很多事情的操作,可能多少年后才被人理解;
但如今卻不得不增加對香港貨物的出口價格,那必然就是經濟出現嚴重問題,需要外匯。
這種情況下,幫華潤一把也沒什么,反正對自己來說,也能補上缺乏供應豬肉的重要環節,且自己是客戶,風險也是很低的。
“好的。”周浩然又說道:“另外,華潤那邊也說,包括豬場的糧食供應,也需要從海外進口,不能用內地的糧食,所以這一塊,也希望在前期獲得我們的幫助,等運營一段時間內,養殖場本身有運營資金了,再自己購買糧食。”
“也可以,從我們長興貿易直接購買就行了。”楊文東也答應說道。
目前的國內,在糧食這一塊,肯定也非常緊張,雖說拿來喂豬變成肉也能出口賺外匯,但很多時候,物資調集也沒辦法實現的,因為所有的操作都有計劃,反而如果從香港進貨,就簡單多了。
周浩然說道:“那這樣就沒什么問題了,我這邊會與華潤,商量第一期的規模。”
“嗯行。”楊文東說道:“其實就算規模大一點也沒關系,在寶安縣有一個大型養殖場,那以后供應香港也方便很多。”
早在1962年,內地對港開通了三趟快車,就是為了通過火車,將大量食品物資如蔬菜、活禽、肉類等等從上滬、漢口等城市運輸過來;
之所以選擇千里之外的城市,就是因為靠近香港的位置除了粵州市,其他沒有完善的生產基地,滿足不了香港越來越高的需求。
現在能夠利用港資在靠近香港的地方建大型養殖場,那對內地來說也是一個好事,能夠賺到更多外匯、香港這邊的物價也會降一點點。
周浩然也同意說道:“對,寶安縣那邊,據我所知,也很貧窮,有了這樣的一個養殖場,對當地也算好事了,就是環境方面,可能有點影響。”
“錯了。”楊文東搖搖頭道:“在香港或者一些地方養殖場有污染,那是因為動物糞便太多了,可在內地,這些東西可都是好東西啊,農田施肥什么的,就是絕佳的材料了,甚至還能干了之后燒火”
出身于80年代鄉下的楊文東,還是記得小時候,有人專門收這些東西的,一些家庭還把他們當寶貝,這也是農業國與工業國的區別。
“哦,也是,倒是我想的太簡單了。”周浩然回過神后,大喜說道:“也就是說我們收購的豬肉越多,那養殖場附近的農民反而也能夠種植出更多糧食了?”
“對,所以后面我們更要努力了。”楊文東道:“我們火腿腸賣的越好,就能給國內普通人帶來更多的好處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