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大抄底的開始
第480章 大抄底的開始
時間很快就到了6月初,與原先歷史上一樣,同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于是,整個地產、股市、經濟如同血崩一般,大幅度下跌.
3號,鄭志杰、方先名來到了楊文東的辦公室;
“楊生,這是我們在前面半年統計的負債較重的物業數據。”鄭志杰先是交出一份文件,數十頁厚度,并接著說道:“其中大部分是在港島,部分在九龍半島,面積都不算很小,低于5000尺的我基本上沒統計。”
以長興集團的規模,即使要抄底,也不可能選擇一些小型面積的物業或者住宅,除非是整棟的物業但隸屬于不同業主,要是出售的多,那才會考慮一下。
楊文東接過資料后認真的看了起來,這份文件前面是目錄,一共列了300多物業,后面則是對應著每一份物業的介紹,包括位置、面積、大概戶型、現有的租客狀態等等.都是手寫的資料,看起來也費了一番功夫了。
大概看完后,楊文東問道:“這些里面的物業,都是準備出售的嗎?”
“大概有1/3在尋求出售。”鄭志杰回答道:“本身這些物業的業主靠著這個物業就負債很重,銀行逼債,加上如今的局勢,很多人也想移民,所以他們就想著要套現了。”
“才1/3?這比我想象的還要少啊。”楊文東倒是有些意外了。
他可是特意通過銀行關系,找到了一批持有優質物業且負債較重的人群,按理說這些人是有著很強的出售欲望的。
鄭志杰則道:“楊生,其實三分之一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這還只是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們的反饋,隨著時間走下去,再加上我也會適當與他們接觸,那我估計三分之二以上會出售物業套現。”
旁邊的方先名也說道:“是的,楊生,其實現在很多報紙上都在討論移民,可實際上只是這些人在發聲而已,真正移民的還是少數;很多人還是會持續觀望的,甚至很多英資都沒有轉移。”
“說的也是。”楊文東點點頭,道:“那老鄭,就按照這份清單,先聯系想要出售的,等他們手中物業買下來后,再逐步與其他人溝通,看看能不能買下;
另外時刻關注市場,我們的統計也不可能完美,肯定有很多人或者公司還會繼續出售一些不錯的物業,特別是一些手中物業較多的英資公司,他們主業在香港,想遷移也不可能,但可能會套現部分物業或者產業。”
香港雖然只是個城市,但幾百萬人口,就算有不錯物業的只有一萬人,那自己這邊也不可能調查清楚所有他們的信息,因此在半年前,楊文東就安排調查。
而現如今經濟到了最低谷,移民趨勢明顯,那肯定還會有很多人會突然間想套現手中資產,這些人就只能在這段時間才能發現了。
“好的,我這就準備與他們聯系。”鄭志杰答應說道。
楊文東又道:“另外榮耀電子、家樂福、TVB幾家,他們也在之前就看好了部分地產物業,想要買下來用于自己以后的運營需求,你跟他們溝通一下,將他們要的地買下來;
早前我讓他們多找一些地皮,是為了避免有可能會出現看中的地皮人家業主不賣,你這邊去溝通,如果發現他們都賣,那就都拿下來,暫時不用也可以先持有。”
既然知曉會有這樣的危機,那自然是有備無患的,多的也可以收購,被旗下公司看好的物業,基本上各方面都不差。
“沒問題。”鄭志杰點頭說道。
楊文東又看向方先名,道:“老方,現如今股市也一樣暴跌,你這邊也需要做好準備,第一件事就是收購金門集團,我要他的建筑公司還有中環的金門大廈,如果讓你在股市上暗中收購,你能收購多少而不被外人發現?”
方先名回道:“如果只是股市的話,大概15%左右,現在很多人都有套現股票的情緒,跟地產一樣,我們收購起來會很輕松,而且交易量上升后會導致股價適當上漲,那只會讓部分人出售股票。
不過這也是有極限的,一旦交易量與股價漲的太多,在整個市場上與其他股票形成很明顯的對比,那就會引起懷疑。
想獲得更多的股票,要么與金門集團的多家股東聯系,要么就直接與金門管理層聯系,這就等于直接收購了。”
“行,那就先在股市上收購股票。”楊文東點點頭說道:“等差不多了再與股東談,最后與他們管理層談,只有我們手中有了籌碼,那金門管理層才可能會答應我們的要求。”
做事也是要循序漸進的,如果手中啥股票都沒有,那想收購對方,如果對方同意還好,不同意被提防了,那就可能沒機會了。
“好的,我這就安排準備開始在股市上掃貨。”方先名答應說道。
楊文東點點頭,又道:“那第二個目標,就是黃埔集團。”
“黃埔?”方先名頓了頓說道:“楊生,黃埔集團之前不是準備交給和記來收購嗎?”
楊文東道:“對,黃埔的特殊在于股市流通比較少,讓和記這家英資洋行進行善意收購是最方便的,不過這不影響我收購一部分股票;
跟金門集團一樣,先在股市收購,然后聯系對方股東,先入股再說,獲得一個董事席位就行了;
黃埔集團旗下有港口,這是港英政府以及英資財團的核心產業,我先借著入股獲得董事席位來試探一下港府;
如果他們不同意,那以后就與和記合作,我想祁德尊也是非常樂意看到我和他一起掌控和記。”
ZZ是需要試探的,如果是在66年之前,他也不會特意測試,但如今67年了,港英政府甚至都想到要打包回英國,那這種時候就是自己逐步試探曾經其維持英資利益底線的時候了。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