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布局美國金融的初始
隨著時間進入70年代,他前世中很多有用的知識,也逐步越來越有價值了。
林尤沺試探問道:“楊生,您是想做空美股?”
“我可不想被美國監管盯上。”楊文東搖搖頭說道:“不過我會在等股災爆發之后,進行適當的抄底,選擇幾個合適的股票,你這邊,幫我收集美國規模超過千萬美元上市公司的資料。”
在美國是可以做空股票的,但這種游戲只能本國金融大鱷玩,外人參與這種事,就是自討苦吃;
再一個,做空的風險太大,且利潤低,真正的投資還是需要正向持有股票,比如索羅斯與巴菲特,一個瘋狂以金融手段攻擊很多國家,另外一個則是安穩的投資,前者的名氣在一段時間空前強大,但最終的財富卻比不過后者。
只要不參與高科技公司太多股票,那外人在美國的投資也是安全的,畢竟老美還是得維持自己“正義”形象的。
林尤沺答應道:“好的,只是楊生,這美國的上市公司太多了,不知道有沒有更小一點的范圍;
全部公司的資料我可以查到,但每一家都很詳細,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了,且這些資料也是有有效期的。”
美國可不是香港,上市公司太多了,如果說要搜集所有香港上市公司資料,那不難,但美國的資料就太多了。
楊文東想了想說道:“那這樣,你先將美國上市公司之中,市值超過千萬美元的公司名字、產業、市值統計給我,我看了之后,再決定。”
其實在他的記憶深處,肯定還是有很多遺忘的未來大公司,但如果沒人提,那他自己是想不起來的;
這個時代也沒有電腦與互聯網,他也沒辦法直接搜一個國家上市企業排行榜,只能靠著人工去查,只要有了現有公司的名字,那這里面就可能有一些,在未來會有著巨大價值的。
“好的。”林尤沺回道。
楊文東又道:“不過有一家,你單獨關注一下,叫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一家紡織公司。”
“沒問題,如果是一家公司的話,我現在打個電話,三小時內就能有詳細資料。”林尤沺笑說道。
楊文東點點頭道:“那行,你先找個公共電話亭打這個電話,等明天早上將資料給我就行了,不用那么急,要稍微詳細一點的,包括運營情況以及股東狀況。”
美國的紡織企業,在50年代就被小日本干趴了,到了60年代基本上就成了夕陽行業了,他自然不會想投資美國紡織業,要投也應該在香港,正好蘇依依的產業也是跟衣服有關的。
但這個伯克希爾哈撒韋是比較特殊的,它是未來股神巴菲特的白手套,巴菲特通過它來投資不同的企業,偏偏這家公司在未來并沒有被私有化,那就是給了自己一個絕佳的機會,只要自己購入該公司股票,就能坐等著巴菲特的投資收益了。
一個諾大的美國,有著太多的產業、金融、科技紅利等等,就算是一個穿越者白人也不可能全部吃下去,所以通過金融布局,來投資那些會投資的、或者新企業,就是最佳的選擇。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