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入股伯克希爾
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一群董事會成員正在開會,畢竟多了一個股東,還是境外的,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大事了,而坐在董事會最上方的,則是一名看起來三四十歲的粽發青年,他正是沃倫巴菲特,也是如今伯克希爾公司的大股東。
“巴菲特先生,這件事你怎么看?”伯克希爾公司的CEO大衛約瑟夫問道。
巴菲特看著手中的通知函,也是很不解,便道:“有沒有跟這個楊先生聯系上?”
大衛約瑟夫道:“還沒有,不過通知函上有他們公司的電話,可以隨時聯系,這位楊先生目前在紐約,但聽說圣誕節之前會返回香港。”
巴菲特想了想道:“那稍微等兩天,我已經安排人去香港查他的資料了,等一切確定好后,我再約他吧。”
“行,那我就約他22號來我公司一趟,畢竟也是大股東了,哪怕不參與運營,我們也是需要見一面的。”大衛約瑟夫說道。
美國政府對于普通行業的公司股份中,沒有外資限制,那外資掌握的股票,就有著對應的權利,除非對方主動放棄;
或許管理層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不讓對方參加董事會或者不能過問公司運營,可人家的股份,就是權利象征,只要召開股東大會,那這個投票權誰也不能剝奪,股份越高這方面的威懾也就越強;
而在歐美,歷史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企業,股份都是非常分散的,別說5%,有的時候1%都算大股東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管理層只要不犯大錯,根本不鳥股東的原因。
也就伯克希爾比較奇怪,前有巴菲特大規模持股收購,現在又有一個外資來收購股票,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自家公司這么吸引人不過多了一個大股東,管理層也可以用來制衡最大的股東巴菲特了。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什么利益沖突,管理層自然也是想與這種大股東打好關系的,沒人愿意隨便樹敵。
巴菲特也只能同意道:“好,到時候我也與他見一面。”
他也很是不解,自己收購伯克希爾是為了增加自己在美國的影響力,外加利用這家上市公司進行各種投資,方便一些金融操作;
可一個外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美國的紡織業基本上也是沒什么前途了,這一點他雖然也想改變,可也知道很難;
難道說,這個香港資本就是為了紡織業而投資伯克希爾?因為在紡織技術、專利、人才、市場這一塊,伯克希爾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一些資源的;而香港也是出口紡織業比較多的地區之一
這樣來看,倒是有點合理了。
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楊文東也接到了來自伯克希爾的電話,便對著身邊人笑道:“走吧,坐我們自己的飛機,去奧馬哈市。”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總部,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這個地方,他也是第一次去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