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密謀收購九龍倉
第577章 密謀收購九龍倉
與李兆基達成口頭協議后,楊文東便離開了;
未來四大家族固然規模大,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填海地皮大廈的建設,特別是這個康樂大廈還準備作為自己的總部。
第二天,楊文東也得到了鄭志杰的回復,各方流程都已經準備好了;
鄭志杰道:“楊生,東亞銀行的5000萬港元已經給了港府,這塊地皮即將進入交接流程,估計一周之后就能拿到產權證了。”
“好,立刻跟貝津銘聯系,讓他設計一套成本最低、性價比最高、外觀也要好看的大廈。”楊文東笑著說道:“我需要三個月就看到模型。”
越高層的大廈,建造成本單位面積越高,因為整體太重,結構必須要強,質量是能輕就輕,加上太高的房子對于風暴也有更高需求,對于地下地基要求也高,甚至在未來能源利用上,也需要考慮。
所以設計起來也花費時間,必須要找專業的設計師來做設計;
貝津銘自然就是其中的王者,原先歷史上,其在80年代為中銀設計的大廈簡直就是神來之筆,不但漂亮,成本還很低,質量也很不錯,至少2020年代年之前也沒什么問題。
早年長興集團就已經與他合作過,不過那個時候香港都是小建筑,如今終于有一個大型建筑了,五六十層的建筑,在美國其實也不算很矮了。
香港雖然有很多建筑公司,也能設計一般的大樓,可這種超高層的就不行了,哪怕是金門建筑,連建造的經驗都沒有,更別說設計了。
“好的,我這就跟他聯系。”鄭志杰笑道:“不過是否需要再發函其他設計公司,也可以讓他們出個方案,至少我們可以用來給貝津銘壓價。”
楊文東同意道:“對,也不能擺明了告訴貝津銘我只找你,那就鐵定被宰了。”
貝津銘是美國最頂級的私人建筑師,可其本質也是商人,如果有人鐵了心非要找他做生意,那不宰就對不起資本家三個字了。
鄭志杰道:“行,那就沒問題了,時間方面,我再與貝津銘確認下,他應該會來一趟香港。”
“來香港的話,安排最好的酒店,”楊文東又說道。
縱然是供應商,可合作規模較大,能給自己帶來利潤,那他也是禮貌相待的,反正酒店什么的也沒多少錢,物業還是自己的。
“好的。”鄭志杰笑道:“那等貝津銘來香港再詳細討論。”
“嗯康樂大廈的事情,就先這樣。”楊文東又說道。
地皮已經到手,接下來就是要按照與港府的約定,將樓建起來,只要按時完成,港府那邊的錢都給了,那這塊未來中環的地王,就徹底歸自己了。
不管是自用還是租賃出去,那可都是巨大的搖錢樹;
中環未來地價一尺小幾萬港元,這70萬尺的大廈,總價值就幾百億,租金一年也有十幾二十億了;
當然,要說租金,香港最強的還是未來九龍倉的海港城,不過如今怡和剛剛獲得葵涌碼頭,舊港口還沒有拆,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海港城物業了。
隨即他又道:“讓方先名過來,正好商量一下金融方面的事情。”
“是,我去聯系他,”鄭志杰答應說道。
過了會,方先名便趕到了,楊文東直接問道:“九龍倉的股票收購多少了?”
早在67年開始,楊文東便開始安排逐步收購怡和系旗下幾家公司的股票,特別是那一年全港股價都很低;
后續68年后,則是穩打穩扎,反正這個時間點也不適合爆發對英資巨頭的收購戰,等收購到足夠份額再下手,時機也差不多了。
方先名回道:“楊生,目前我這邊已經收購了約9.7%的九龍倉股票,這一年差不多收購了2%。”
“一年才2%?是因為快到流通股的極限了嗎?”楊文東反問道。
暗中收購一家公司的股票,是有極限的,受限于流通股,流通股越多那能夠收購的也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原先歷史上李嘉成在1978年收購九龍倉股票,當收購到20%的時候,就引起了全港關注,九龍倉股價也因此翻了三倍,逼的李嘉成只能停手;
現如今還在70年,九龍倉還沒有經過多次融資,市面上的流通股是很有限的。
方先名回道:“是的,九龍倉也是在62年上市的,這幾年也就67年的時候很多股東拋售,導致了流通股多了不少;
按照我的估計,市面上大概有25%的流通股,我們收購了接近10%,再收購下去,可能就會驚動怡和了,不過只要時間慢,未來一年收購2%左右,還是行得通的。”
“一年2%太慢了點。”楊文東想了想說道:“九龍倉最近還是沒有增股融資的計劃嗎?”
方先名搖頭說道:“沒有,但聽說九龍倉準備開發自己的港島的大量貨倉地皮了,這就需要大量資金;
按照英資一般的模式,要么他們會出手部分地皮套取現金,要么就會在股市上融資,二選一的話,就看九龍倉的管理層選擇哪一招了。”
鄭志杰笑道:“哈哈,這二選一對我們都是很有利的,九龍倉的部分貨倉位置也是非常好的,我這邊拿下來建商業樓,就算不自持,建成之后直接全賣了,也是能賺不少的。”
英資的保守在香港華資眼里是不可思議的,要知道英資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地皮的,這就幾乎減去了一半以上的風險,而華資還需要買地周再搞金融極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