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九龍倉的私有化
第722章 九龍倉的私有化
內地的事情,長興集團這邊也插不了手,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就行了,按照市場需求來看,他們其實也挺需要盡快建造新的生產基地的。
時間很快到了4月,石油危機結束快半個月了,但全球的經濟市場,仍然沒有什么起色。
美國、歐洲、日本乃至于很多非發達國家的股市與經濟消費情況都不是很好,除非是石油或其他能源出口國。
香港這邊很多股民的期望也破碎了,他們希望全球經濟在石油危機之后會有所好轉,從而帶動香港經濟復蘇,最差一點,可以讓香港的工業復蘇一點,但現實就是一巴掌扇醒了他們,全球性的經濟衰敗,已經不可避免了。
恒生指數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終于從最巔峰的1950,跌到了如今236點,跌幅接近90%,這已經不是腰斬,而是腳踝斬了。
不過地產市場方面,倒是沒有跌的那么狠,全港平均大概跌了50%,有些地方跌了60-70%,有些則是30-40%。
這一點,與1967年正好相反,那一年是房價跌了八九成,股市倒沒有那么狠。
康樂大廈頂層,楊文東叫來了負責金融的方先名以及負責地產業務的鄭志杰。
“九龍倉最近半年的最高股價是多少?”楊文東問道。
方先名回道:“最近半年,九龍倉最高股價是今年一月份的時候,價格為9.1港元一股。
這估計也是因為我們長興集團在海港城方面的投資,沒有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所以市面上才稍微看好一點。”
“嗯,9.1也不算很多,日常也有6-8了,眼下時間也差不多了,我準備全面私有化,你們覺得怎么樣?”楊文東反問道。
當初收購九龍倉的時候,之前九龍倉的最高股價差不多是30港元,加上當時股市之中很多人還是對長興集團充滿期待,一旦那個時候發起私有化,那花費的成本就非常高了。
而如今的時間也差不多了,為期半年的石油危機,對香港經濟也造成了巨大影響,恒生指數一直在下跌,各家股票也是一樣,按照香港法律,私有化的價格,只要不低于半年前最高價就行,也就是說,如今只要自己出價不低于9.1就行了。
只看賬面數據,這就能節省接近10幾個億了,這么一大筆資金,當年他多年布局和黃,也就稍微多賺了一點罷了,如今半年就能夠省這么多,一樣是賺。
而時間方面也不能再拖了,因為受他這個蝴蝶效應的影響,他也不知道香港這次經濟危機什么時間會結束。
原先歷史上是跌到了150點才開始止跌上升,但現在可不一定了,如果這一天提前到來,使得香港股民、投資者乃至國際投資者對香港股市重新有了信心,那自己再發起私有化,即使股價不高,恐怕也得多付出代價。
畢竟,不是你出價,別人就得賣的,按照法律規定,只有到了90%的比例,那才能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剩下10%的價格。
如果太多人不賣,那私有化一樣會失敗。
方先明與鄭志杰對視一眼,道:“楊生,九龍倉的海港城,花費資金非常多,如果我們再私有化,那對我們內部來說,資金壓力太大了。”
“這沒關系,我會聯系多家銀行金融借貸的,擔保方面,如果你們本身不夠,那我會親自參與。”楊文東笑著擺手說道。
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人能夠猜到未來海港城的成績,也不知道未來香港的經濟情況,所以面對總投資差不多有20億的海港城項目,誰心里都有點犯怵。
即使是銀行也是如此,這種大型項目,如果虧損了,那即使是匯豐,也吃不兜著走。
不得不說,當年怡和敢上這樣的項目,不知道是怎么推動的,但既然推動了,卻又慢慢建,簡直就是浪費時間與精力,最終不管是現在還是上一世,都被其他華資公司摘了桃子。
鄭志杰點點頭道:“如果這樣的話,那地產業務方面就沒什么問題了。”
方先名道:“那我這邊也沒什么問題,之前咱們香港的資金,也去投資了一些海外油田企業,雖然不是很多,但收益率也是不低的。”
在香港經濟出現崩潰之前,長興金融就開始大規模套現很多股市股票,特別是和黃,光這一家就給了他們超過10億港元的利潤。
而后續經濟危機爆發,在楊文東的授權下,這些資金便分散部分出去,投資各類油田企業股票,平均收益率大約在50%左右,扣掉稅收等,也賺了四點幾個億了。
加上本身的本金,私有化九龍倉應該不難,再說,這種事情,也是可以從銀行貸款的。
楊文東接著問道:“我記得我們手中差不多有60%的股票了吧?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收購剩下的40%就行了?”
當初為了有十足把握從怡和手中搶走九龍倉,他可是刻意藏了一手,多收了接近10個點股票,這也要多謝九龍倉當時的管理層,多次融資,不然也根本做不到。
方先明回道:“對,準確的來說是30%,剩下最后的10%,也就是資金問題,不存在意愿問題了。”
楊文東又問:“怡和手中還有十幾個點的股票,他們出手了沒?要不然,他們手中股票還會有點麻煩了。”
方先民道:“他們已經賣掉了,但不知道賣給了誰,成交價格多少我也不清楚。
不過只要不在他們手中了,那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了。”
“那行,這件事兵貴神速,立刻公開收購一部分股票,然后告知港交所,我們準備以9.1港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九龍倉。”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