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
/>
“安東·佩魯茲先生,是這樣的,在東非是不承認其他民族存在的,所有生活在東非的居民都必須學習德意志文化,每一個發自內心皈依德意志文化的人,都被自動劃分成為德意志人?!钡つ釥枴堈f道。
“原來是這樣!那你難道?”
“是的,我是個德意志人,在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習和畢業?!?br />
安東·佩魯茲壓根不知道黑興根軍事學院是哪個學校,但黑興根他知道。
看著眼前這個黃皮膚的德意志人,安東·佩魯茲感覺一陣異樣,不過安東·佩魯茲并沒有說什么。
這不就是同化么!像安東·佩魯茲這樣的文化份子和其他德意志上層人士,才是鼓吹德意志民族主義的主力。
對于安東·佩魯茲而言,德意志的一切那就是最好的,雖然東非殖民地的政策有些不倫不類,讓安東·佩魯茲這個地地道道的德意志文化人心中有些不適應,但如果是以本民族文化,作為同化的核心,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就比如奧匈帝國,民族融合不是不行,問題是奧地利和匈牙利都想以自己的文化為核心去融合其他民族,那自然是做不到。
而東非從來就是以德意志為核心,而且教育等方面都是德語,被同化者也比較心甘情愿,自然不會有奧匈帝國的煩惱。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東非移民群體里很少有安東·佩魯茲這樣的知識分子。
你要是從遠東請一批稍微有點文化的過來,他們嘴上不說,暗地里絕對偷偷搞串聯,像東南亞那些有文化傳承的家族勢力就是如此。
所以東非殖民地大量引入文盲,也是為了減少同化成本,那些接受過非德意志教育的人,其思想早就定型了,改都不一定能改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