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
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
“費爾南德斯,葡萄牙人,年齡27歲,你的專長是什么?在莫桑比克原來從事什么職業?”
“長官,我好像沒有什么專長吧!不過職業應該就是工作的意思,以前應該算作種植園的農戶吧?”費爾南德斯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面對東非職員的詢問,費爾南德斯還是顯得有些局促,因為面前這個東非人一看就顯得比較威嚴,甚至讓費爾南德斯感覺有些畏懼。
這個東非人看起來只有不到二十歲,雖然因為年齡稍顯稚嫩,但是那張像枯樹皮一樣的灰沉沉的面孔,一看就經過大風大浪,下意識就讓人忽視他的年紀。
不過對費爾南德斯而言,與其說這個東非人讓人感覺壓抑,不如說是讓能感覺到這個東非人若隱若現流露出的殺氣。
加上他那一身尚未來的的急退換的陳舊東非國防軍軍裝,顯然他“殺過人”,而且很有可能手上有幾條葡萄牙人的生命,這對于在場的葡萄牙人都是一種無言的威懾力。
“也就是打手嘍!”普魯斯特問道。
對于在場登記葡萄牙人的心理活動,普魯斯特并沒有察覺,作為一個剛剛應征入伍不久,就從軍隊退役,原地轉業的原國防軍士兵,普魯斯特確實見過血。
在他意識里,葡萄牙人的種植園里,像費爾南德斯這些人應該都是打手,畢竟種地這種事怎么看也不像葡萄牙殖民者親自干的事,他們只要看住黑奴就可以了。
費爾南德斯搖著腦袋說:“我可從來沒有欺負過人,雖然地位比黑人高一些,但我的工作主要是巡察種植園,觀察棉花生長情況,然后匯報給管理人員。”
“那你來莫桑比克之前做的是什么工作?”
“我來莫桑比克之前出生在葡萄牙一個靠海的小漁村,不過我家主要是給爾巴克老爺種地,爾巴克是我們村子里的貴族老爺,村里大部分地都是他家的。”費爾南德斯拍了下腦袋說道。
“喔,那你的家人在葡萄牙么?”
費爾南德斯點點頭說道:“我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和我的父親,至于我母親小時候就去世了,這些年來我也沒有結婚,所以在莫桑比克我應該算孤身一人,不過朋友倒是有幾個,但是他們很多已經離開莫桑比克選擇回國了。”
“過,恭喜伱,以后就是一名光榮的德意志人了。”普魯斯特將油印蓋在費爾南德斯的名字上。
……
成為“德意志人”后,費爾南德斯連同其他人被分配到原來馬普托周邊的各處種植園或者農莊,不過相對于往日,現在每天多了一門必修課。
“作為德意志人,自然要會說一口流利的德語,東非標準德語以施瓦本語為藍本,收納部分其他語言的詞匯和內容,當然這些你們不用過多了解,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與人溝通,或者能看懂部分詞匯。”一位葡萄牙語翻譯對著這些種植園里的工人們說道。
在東非,葡萄牙語算是外語中比較流行的一種,因為當年東非和葡萄牙的商貿往來很頻繁,而后來兩國變成敵人,那更要“知彼知己”,所以東非外語教育中葡萄牙語規模并不小。
“你們要首先忘掉自己過去葡萄牙人的身份,因為不出意外,很多人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和葡萄牙扯上關系,接受現實并不可恥,畢竟葡萄牙王國的衰落早就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不是因為你們而造成的。”
“而黑興根王國是你們以及你們后代未來的國家,所有人熱愛這個國家,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更好,而為了消弭各種糾紛,先掌握德語就是必要的。”
“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擺爛,不主動學習,那只會在東非寸步難行,未來整個東非境內是沒有其他語言生存空間的。”
東非教員的話說的很難聽,不過在場的大多數原葡萄牙人并沒有什么反對意見,這就是戰爭失敗后帶來的覺悟,而且在歐洲人口遷徙,變更國籍并不是難以啟齒的事。
東非兩次擊敗葡萄牙,就注定了莫桑比克的這些遺留人員硬氣不起來,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就比如被東非強行征服的布爾人。
不過針對布爾人,東非完全采取了和莫桑比克葡萄牙人不同的策略,目前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并沒有被東非拆散,而是繼續留在莫桑比克,布爾人卻已經遍布東非各個地區。
“下面我們開始上課,今天我們先學習五十個單詞,不要害怕記不住,日后會有人幫助你們強行記憶。”
隨后東非教員開始給這些葡萄牙人上課,上課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對著抄寫的單詞一遍遍朗誦。
當初東非移民大多數都是這個流程,真正能讓他們短時間內學會德語的并不是課堂環境,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德語環境。
東非政府正在組織移民工作,只需要不超過一年時間,到時候東非人數量就會超過莫桑比克的原葡萄牙人數量。
……
“費爾南德斯,上課你都聽懂了么?”
下課后,已經到了下午八點,一個同事用葡萄牙語對費爾南德斯問道。
費爾南德斯搖搖頭道:“當然沒有,現在一想起來那些稀奇古怪的符號,我都感覺頭疼。”
“是啊!沒想到加入東非國籍還要學習,這簡直讓人難以相信,我們又不是貴族老爺或者那些商人,看守種植園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知識。”
費爾南德斯說道:“說什么也晚了,加入東非國籍后,我們想離開也不成了,不過我們的選擇也算不錯,至少東非政府沒有苛待我們,他們應該是把我們當做自己人了!”
同事點點頭道:“你說的對,當然,前提是和葡萄牙王國劃清界限,以后我們就徹底和葡萄牙沒有關系了,不過這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