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宋玄仁封周夢溪為后
當地宮大門打開,宋玄仁只見里面有個石臺,什么都沒有,正當他疑惑時,王君上前打開了石臺的機關。只見一顆墨綠色的寶石緩緩從臺中升起。
宋玄仁:“父王,莫非這就是我們承虞國的國寶,靈璧石?”
王君:“不錯!這就是傳說中的靈璧石。”
宋玄仁:“兒臣聽聞,承虞國在建立之初。父王您率兵抵御崇安國,陷入絕境之時,靈璧石從天而降,救了您的性命。”
王君:“不錯!當初為父受其庇佑,大敗敵軍,最后得勝而歸,才讓我們承虞國免于亡國之災。回朝以后,這塊玉石便被奉為國寶,賜名,靈璧石。為父修建了這地宮,將靈璧石藏于此地。”
宋玄仁:“難過兒臣從未見過。”
王君:“靈璧石乃承虞國的鎮國之寶,它關乎著承虞國的生死存亡,這個地方只有歷代王君才可能知曉。今日為父將你帶來,就是要把這個秘密告訴于你,將保護靈璧石的重任也一并托付于你。靈璧石在,承虞國便在!你務必要守護住靈璧石!”
宋玄仁:“父王放心,兒臣定當誓死保衛靈璧石。”
王君點了點頭。
當靈璧石出現的那一刻,宋玄仁便越發覺得它熟悉。宋玄仁沒忍住,伸手摸了摸靈璧石。只見靈璧石在他的觸碰后散發著盈盈光芒。王君見自己選的繼承人與靈璧石竟有這般感應,欣慰的笑道:“看來,這是天意啊!”
……
又一日,聶初寅來到姬蘅面前道:“婉兒,哥哥想到辦法替爹娘報仇了!”
楚婉(聶初寅騙姬蘅說她叫楚婉。):“哥哥你說!”
聶初寅對楚婉說了自己的一攬子計劃后,二人便一同出發去了崇安國王都,在朝堂上面見崇安國君。
……
承虞國這邊,時間終于戰勝了老王君。老王君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最后對著幾個孩子交代后事。
王君:“仁兒,父王對你交代的事,你一定要時刻銘記!”
宋玄仁:“父王放心,兒臣一定謹記在心!”
王君:“應兒,你作為長兄,一定要盡心輔佐太子,一定要讓我們承虞國安然無虞!”
大皇子宋玄應,面上應和道:“兒臣定當竭盡全力!”可這家伙滿肚子壞水,已經在想著如何謀朝篡位了。
王君卻沒同繼后說什么體己話,王君彌留之際喃喃道:“仁兒啊,我可以放心的……去見你母親了。”說罷,老王君便氣絕過世了。
眾人跪地哭喪。不知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實意的替老王君離世而難過。但至少可以知道繼后與大皇子一派不是真心的。繼后攥緊了手中的秀帕,心中恨恨的想:我盡心盡力伺候你這么多年,為你生兒育女,你心里惦記的卻只有那逝去的先王后和她的兒子宋玄仁。你死了,把王位留給你與她的兒子,卻完全沒有替我和我的兒子考慮。既然你不仁,就別怪我們母子不義!
……
承虞國,宋玄仁新帝登基。
大殿之上,定先王尊號武,追封先王后為仁淑太后,封王后為太后。
封大皇子宋玄應為應王但卻沒有給他實權,也沒有封地。算是一個空頭王爺,只有上朝議事之權。不過應王既沒兵又沒財,他在朝上表達什么意見,其實也就不是很重要。
封葉青緹為神武大將軍。
這些都在眾人的意料之內,可緊接著,宋玄仁又宣布,封周司侍為王后!
此消息一出,震驚朝野,許多人都還不知道這周司侍是誰。可站在宋玄仁身邊,隨著宋玄仁的地位水漲船高的大內官昭辭卻是再清楚不過。
這位周司侍便是在王君重傷時,盡心照顧他的那位宮女周夢溪。
話說當初宋玄仁康復后,便封了周夢溪做女官,在他身邊做正七品良侍。這可讓當初那些棄他而去的墻頭草腸子都快悔青了。
周夢溪被封良侍后依舊負責貼身照顧宋玄仁的飲食起居。這次,她比以前還要賣力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在太子殿下身上看到了希望。
周夢溪原是六品御史家的女兒,卻因父親貪污受賄被查抄,至此家道中落,她則是淪落為宮女,去的還是最沒前途的冷宮,伺候從前的廢妃。
她自小便有個要好的竹馬郎君,名為許延善。當初他的父親還只是是從四品諫議大夫。論家世,二人還算相配,二人便是自小相伴長大,漸漸的,也生出了些許男女之情。
如今周夢溪家道中落,可許大夫卻官運亨通,如今已是當朝許相,手握重權。周夢溪本已死心,她自知在如今的形勢下,她與許郎是絕無可能的。可宋玄仁卻給了她希望。
自從她盡心盡力照顧重傷的太子,太子康復后便封她為正七品的良侍。而她靠著自己的努力,短短一年內已爬上了正五品司侍。此時的周夢溪覺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她想在女官這條路上走下去,品階越高越好。或許有一日,她就有足夠的身份地位站在許郎面前,問出那一句她曾在夢里無數次問過許郎的話:“兒時你說,待你金榜題名,便會騎著高頭大馬來娶我,可還作數?”
為了往上爬,周夢溪更是使出渾身解數照顧太子殿下的飲食起居。今日她做出了一種新鮮美味的吃食,明天她又給太子做了安神去乏的香囊。連太子殿下破損的衣服她都親自去補。可他越努力,在宋玄仁看來,便是她越喜歡自己的證明。
于是宋玄仁決定,成全她對自己的一番癡心,便當朝下旨,宣告全國他要封周夢溪為皇后。(宋玄仁這是一種傲嬌的心態,明明是他自己喜歡周夢溪,可是他不承認,他非得說是周夢溪喜歡他。是看在她如此盡心盡力對自己好的份上,才勉為其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