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皇子登門
七位成年皇子,不過嫡子只有三位,還廢了兩位,其余皆是庶出。
是以,能夠與太子對壘的也就四位庶出皇子。
這四位分別是齊王傅明獻、韓王傅明徽、燕王傅明洮和晉王傅明澤。
其中,若論才學當以韓王為最,若論武勇則以燕王為首,齊王、晉王皆是一身紈绔氣,不值一提。
按公孫安世之意,天佑帝若當真欲扶立一位皇子與太子對壘,最有可能的當屬燕王。
說到此處,公孫安世看向云綾,問道:“你可知為何?”
云綾思索片刻,回道:“師伯言其武勇,封號又為燕王,天然便會與我公孫家更親近一些?”
聞言,公孫安世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笑而不語。
見此,云綾秀眉微蹙,又尋思起來,半晌方才說道:“文武之道?”
“哈哈哈~你啊,果真是聰慧!”公孫安世笑的開懷,看向云綾的眼神也透著欣慰之色。
笑罷,公孫安世當即為云綾詳解其中門道。
太子乃是嫡子,性情溫良,背后又有盧之浩的支持,天然便是文臣們的首要支持對象,其雖掌握了衛率府,實則在軍中并無根基。
燕王則不同,庶子出身不得文臣支持,然而其人武勇,當年更是親自參與了雁門關大戰,在軍中頗有聲望。
遼東公孫氏又是世代將門,門生故吏遍布軍中,原本就是大周軍方的頂梁柱。
若是云綾嫁給了燕王,有了公孫家的支持,再加上燕王原本在軍中的聲望,太子只怕就要寢食難安了。
此事若成,朝中必然分作文武兩派,互相爭斗又互相制衡。
如此一來,皇帝就能居中調停,可謂高枕無憂了。
聽罷公孫安世細致的解釋,云綾不禁撇了撇嘴,嘟囔道:“好好個朝廷就非得弄得這般烏煙瘴氣哩······”
公孫安世聞言搖了搖頭,出聲道:“若是滿朝文武一團和氣,那才是皇帝最不愿見到的情況。唯有如此,皇帝才能扮演調停者,左右逢源。這就是制衡之道,也是帝王之道。”
說罷,他見云綾仍是眉頭微皺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不由開口道:“你也不必多想,就算事情果真如此,你若不愿,陛下也不敢強求。”
聞言,云綾抬眼看去,不解道:“為何?”
公孫安世笑了笑,一字一句道:“宗師,這就是遼東公孫氏的底氣。”
云綾仍是不太理解,當年她曾親眼見過師公與玄天尊交手,宗師之強她深有體會。
但經歷過乾州之戰的她更清楚,宗師強則強矣,但面對精銳大軍也并不一定就能戰而勝之。
想不明白,她便直接問出了心中疑惑。
公孫安世輕笑一聲,道:“妮子,宗師強者可不單單是強在修為,更重要的是威懾力。一位宗師的確難以戰勝一支精銳大軍,但若是斬將奪旗呢?你也領過軍,當知將為軍之膽。你想想,若是你被一位宗師盯上,對方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殺你,你怎么想?”
聞言,云綾頓時身子一抖,瞪大了眼睛,訥訥道:“我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哩。”
話音剛落,她頓時明了過來,是啊,宗師固然應付不了精銳大軍,但若宗師只針對個別人呢?
天下哪里都去得,天下誰人都殺得,這就是宗師的威懾力所在。
想明白這些,云綾頓時眉頭舒展開來,安心了不少。
見此,公孫安世呵呵一笑,正欲說點什么,外間又傳來了福伯的聲音。
“家主,燕王殿下到訪!”
聞言,書房中的二人對視一眼,云綾更是呢喃出聲道:“還真教師伯您說中了,這就來了······”
公孫安世捻了捻胡須,嘆了口氣,說道:“妮子啊,看來得盡快安排你離開長安才成,不然后頭還不知道有多少事等著呢。”
說著,他已起身向外走去。
云綾自然沒有跟隨,她依舊安安心心在書房呆著,只等公孫安世見過燕王后回來繼續商議。
別看公孫安世說得輕松,她心中卻是知曉,雖然有師公這位宗師鎮著,但她若不愿接受天佑帝指婚,公孫家還是會承受不小的壓力。
是以,終究是要商議一個對策出來才成。
等待的時間里,云綾忍不住與玲瓏吐槽起來,心中說道:“這都什么事,陛下怎的連自己兒子都防著哩?”
【那可是至高無上的皇位,誰不想成為天下至尊呢?所以,誰坐上那個位置都會變得多疑敏感。】
“原先你說要教我這些我沒學,現在學還來得及不?我可不想不明不白就被人算計了去。”
【你師伯今日不就是在教你了,你真當他是在跟你商量啊?】
“難道不是?”
【你自己說,你除了會提問題,有說出什么建議來嗎?還不都是在聽你師伯給你分析。】
“好像還真沒有哩······”
【你也別多想了,你要真想學權謀,那兵法課程可以先暫停一下。】
“為什么不是暫停數理化?”
【沒有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