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董惜君獻策
益州,成都。
在攻陷成都后,傅昭玟便正式打出了楚王的旗號,將原益州大都督府改作楚王府,當作自己的府邸。
議事廳內,傅昭玟高居主位,其下謝遠等一眾文武依次而坐。
這些人中最顯眼的無疑是坐于上首的兩名女子,左湘兒自不必說,另一人則是從長安而來的董惜君。
董惜君長期游走于王公權貴之間,為傅昭玟探聽了諸多情報。
是以,對于她的到來,傅昭玟是欣喜的,當眾宣布其地位僅在左湘兒之下。
對此,自然有人不滿,而其中最不滿的就屬謝遠了。
但當董惜君無極宗的身份曝出來后,這些不滿也都被壓了下去。
為何?
自是因為如今傅昭玟麾下大多是魔門弟子,而無極宗在魔門六道中勢力是僅次于玄天宮的,便是陰姹派論起來也要遜上一籌。
是以,沒人愿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得罪代表無極宗而來的董惜君。
沒看圣女左湘兒都默認了嗎,其他人還去找什么不自在。
今日傅昭玟將眾人召集一處,自是要商議如何應對朝廷大軍。
其實雙方對彼此在做什么都一清二楚,整合兵力,全力備戰,大戰已是一觸即發。
只見傅昭玟起身走到場中,環視一周后朗聲道:“探子來報,公孫云綾于綿州整軍備戰,兵力已近十五萬,諸位以為本王該當如何應對?”
話音落下,眾人議論紛紛,唯獨左湘兒和董惜君不為所動。
左湘兒是天性如此,對于軍事并不敏感,平素也鮮少為傅昭玟出謀劃策。
是以,見眾人無有定論,傅昭玟便將視線投向了新來的董惜君。
此女能在長安權貴之間左右逢源,可見是個心智不俗的,傅昭玟自也想試試她的手段以便量才而用。
感受到傅昭玟的關注,董惜君掩嘴輕笑,起身盈盈一拜,嬌滴滴地說道:“殿下,惜君以為西羌潰敗,尚從義收攏殘兵駐軍廣漢,委實不能引以為援,不若另尋援手?!?br />
聞言,傅昭玟來了些興趣,快步走回主位坐定,示意眾人安靜,隨即讓董惜君繼續說下去。
董惜君又是一拜,款款走到場中,環視一周后方才說道:“說句諸位不愛聽的話,我等雖有十五六萬大軍,然多數不堪大用,打打順風仗還成,若與朝廷精銳爭鋒委實有些不自量力了。”
此言一出,自然惹得眾人不滿,卻在傅昭玟的眼神鎮壓下無人敢于出來反駁。
董惜君渾不在意是否得罪了人,輕笑一聲,繼續道:“我等與其在益州與公孫云綾爭鋒,不若趁其整合兵力之機,奇兵襲取江州,打通與荊州的聯絡。諸位也知,我無極宗山門便在荊州,屆時自可源源不斷支援益州?!?br />
聞言,眾人一片沉默,一時間竟無人接話。
傅昭玟此時也明白了董惜君的心思,或者說是無極宗的心思。
他之所以在益州起兵,除了益州的山川之固外,最重要的便是支持他的陰姹派及青陽宗山門都在益州。
陰姹派山門位于西嶺雪山之巔,而青陽宗山門則在峨眉山深處。
無極宗雖說支持他,但其實更像是待價而沽,除了情報外什么也不提供。
如今董惜君勸他攻取江州,這無疑是無極宗放出的信號,準備全力支持他了。
思及此,傅昭玟心中一喜,面上卻是一副為難的神色。
喜的自然是無極宗終于下定了決心。
自白霜兒重傷后,陰姹派的實權便交到了左湘兒手里。
他能感覺到,這個女兒并非全心全意輔佐他的,多數時候都有出工不出力的跡象。
眼下無極宗的全力支持,于他而言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為難,則是做給董惜君看的,他可不想讓無極宗有種缺了他們不行的感覺。
果然,見傅昭玟露出為難之色,董惜君立時拋出了更大的籌碼。
只見董惜君盈盈一拜,嬌滴滴地說道:“殿下,我無極宗扎根荊州百年,勢力早已滲透到荊州方方面面。殿下若取江州,無極宗愿以半個荊州為賀!”
聞言,傅昭玟心中大喜,面上仍是不動聲色,沉聲道:“荊州尚有澄心書齋坐鎮,貴宗能夠應付?”
“殿下放心,澄心書齋固然是三大圣地之一,但說到底也還是個書院,如何逆得過大勢?!?br />
“好!”傅昭玟撫掌大笑,旋即正色道:“聽令!”
“在!”
看了看齊齊躬身候命的眾人,傅昭玟一時雄心萬丈,喝令道:“命謝遠為主將,董叔平、李友軍為副,領兵五萬攻取江州,即刻發兵!”
話落,謝遠、董叔平、李友軍三人齊齊出列,唱道:“喏!”
謝遠是十八侍從之后,又一手創立了巴蜀綠林道,是傅昭玟麾下最得力的大將。
董叔平乃是謝遠義子,往日里幫助謝遠打理巴蜀綠林道,攻打成都時也是戰功卓著,可謂文武雙全。
李友軍出身青陽宗,不單修為達至后天境上品,還曾化名擔任過邊鎮副將,是青陽宗少有的知兵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