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拜訪三清觀
西去成都百二十里便到青城山,山中草木青翠,四季常青,丹梯千級,曲徑通幽,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稱。
自先漢道家先賢張道陵在此傳道,此山于歷代皆為道家名山祖庭之一,享譽天下。
四百年前,道家清修鐘散人到此隱居悟道,建立道觀,供奉三清神像,名曰三清觀。
待到鐘散人成道,于眾目睽睽之下破碎虛空而去,就此成就了三清觀的威名,漸成江湖三大圣地之一。
三清觀道士奉行“盛世隱居修道,亂世下山濟民”的宗旨,除卻必要的人情往來,鮮少與外界接觸。
也因此,世人對于三清觀的了解少之又少,而見過當代觀主玉陽道人的更是鳳毛麟角。
以上皆是出自公孫玉瑤之口,這也是云綾第一次正式了解到三清觀的過往。
此刻師徒二人走在青城山的小道上,而她們身后幾步距離,燕十七帶著數名親衛抬著昏迷的魏無涯跟隨。
收復成都后,魏無涯就一直被關押在成都地牢,云綾本是念著三清觀在其手中折損了不少弟子,欲將其交予三清觀處置的。
奈何她忙于穩定益州局勢,倒是一直拖延至今。
正巧公孫玉瑤要上三清觀,云綾便央著師父一道前來,順便也將這魏無涯帶了來。
為防萬一,云綾還特意尋李紅藥討了些厲害的蒙汗藥,保準此人三天三夜都醒不過來。
眼看小道盡頭三清觀的山門已隱隱可見,這時門邊倏地轉出一名十二三歲的小道士,快步迎了下來。
待到近前,小道士規規矩矩地拱手行了一禮,口中說道:“見過幾位居士!玄清師祖已在觀內等候,幾位這邊請!”
說罷,不待師徒二人說話,這小道士便當先轉身在前引路了。
見此,師徒二人對視一眼,也未多言,只招呼了燕十七等人跟上,便隨小道士進了三清觀。
云綾是個很有好奇心的,進了山門便開始四下張望。
只見入眼皆是古樸的道家建筑群,并不怎么華麗,甚至可以說有一點點寒酸,與其圣地的地位極不相符。
繞過前庭,入眼的是一方開闊的演武場,此時正有三三兩兩的道士打著拳,動作輕緩平和,倒更似養生的路數。
演武場中央立著一支鼎爐,足有兩三人高,幾縷青煙溢出飄飄蕩蕩直入天際。
云綾不自覺動了動鼻子,只覺有一股道不明的清香縈繞鼻尖,嗅一嗅頓感靈臺都清明了幾分。
她一雙鳳眸目光灼灼地看向那香爐,直覺其中燃放的必是好東西,竟有提神醒腦之效。
也不知走時能否討要一些,回去送個禮什么的倒也極好。
她暗暗嘀咕一句,不知不覺已隨那小道士到了一處大殿門前。
“此地為執法堂道場,不可輕入。還請兩位居士的隨從在殿外等候,失禮之處還望見諒!”
小道士一本正經地說著,倒頗有些少年老成的做派。
公孫玉瑤并未作出表示,畢竟燕十七等人是云綾帶來的,她卻不會越俎代庖。
云綾這時看著小道士可愛,有心想逗弄逗弄,卻礙于師父就在身邊,也只能歇了心思,輕聲說道:“小道長,你看見那個被抬著的人不?那便是魔門青陽宗宗主魏無涯,此番我正是押他來三清觀問罪的哩。”
聞言,小道士偏頭看去,這才注意到果然有一人是被抬著來的。
聽聞那便是魏無涯,早從天湘子口中得知事情原委的小道士當即露出了一抹恨意。
許是自覺失態,小道士趕忙收斂了神色,沖云綾拱手一拜,口中說道:“原是如此,還要多謝居士特意將人送來!幾位里邊請!”
說著,小道士轉身推開殿門,做了個請的手勢。
進入殿中,并無其他裝飾之物,只有一爐香和幾個蒲團擺在面前。
小道士請了云綾幾人就坐,他則口稱要尋玄清師祖,徑直往殿后去了。
云綾起身四下看了看,并無什么稀奇處,便也失了興趣,乖巧地坐回公孫玉瑤身邊。
不多時,玄清散人便自殿后出來,而那小道士則舉著托盤,幾縷茶香在殿內肆意飄蕩。
“見過前輩!”公孫玉瑤當先起身行禮。
“見過前輩!”云綾也緊隨其后,帶著燕十七等人一并見禮。
玄清散人面帶笑意,沖眾人還了一禮,隨即示意小道士看茶,這才在最前面的蒲團盤膝坐下。
小道士給每人遞了一杯香茶,又將茶壺留在了雙方中間,隨即告退而去。
待他走后,玄清散人先是看了眼昏睡的魏無涯,旋即鄭重地向云綾道謝,作勢就要行禮。
云綾哪里敢受,連忙出言阻止,沉聲道:“諸位道長于國家危難之際不避兇險下山相助,不幸殉國已讓晚輩深感無顏面對。今晚輩僥幸擒得賊兇交由貴觀處置,也算了卻一樁心事,委實當不得前輩言謝!”
說罷,云綾起身恭敬再拜,這才重新坐下。
玄清散人見狀,頷首致意,旋即笑道:“公孫姑娘勘定禍亂,功在社稷!聽聞姑娘已拜益州大都督,日后若有需要,大可差人來三清觀知會一聲便是。”
“多謝前輩!”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