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凱旋與交心
天佑二十九年,十一月。
在朝廷任命的官員陸續(xù)到任后,云綾正式率大軍班師還朝。
出發(fā)之前,她召回了錢來、安慶之二人,而幽州的情報網(wǎng)則通過尤三正式移交給了公孫彤。
在公孫安世安排人回到遼東本家之前,公孫彤將暫時作為本家的話事人,重整公孫家在遼東的勢力。
值得一提的是,錢來單獨向云綾稟報了公孫彤在遼東的作為。
正如云綾所料,公孫家主動參與叛亂的幾房男丁皆畏罪自殺,不過有幾名尚不記事的幼兒被公孫彤秘密送走了。
錢來擔心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故而派人暗中掌握著幼兒的去向,此時卻是詢問云綾是否要追回。
云綾搖了搖頭,平靜地說道:“稚子何辜,便由他們?nèi)グ?。將人也撤回來,權當不知便是?!?br />
錢來領命,自去傳訊不提。
天佑三十年,正月十五。
又是一年元宵佳節(jié),今年的長安城較之往年都要熱鬧許多。
原因無他,平叛大軍將于今日回到長安,天佑帝提早五日便下旨著有司籌備,定要給將士們一場隆重的凱旋儀式。
為此,朝廷早早便派人清掃街道,戶部又調(diào)出一批紅綢,交由工部派人將之懸掛于朱雀大街兩側(cè)。
今日的長安城,充滿了喜慶的氛圍,一大早就有無數(shù)百姓從四面八方涌來,使得朱雀大街兩側(cè)人頭攢動,粗粗一看少說也聚集了十萬之眾。
此等情況,京兆尹不敢怠慢,派出了所有的衙役上街巡視,維護秩序。
不單如此,京兆尹還上書朝廷,以人手不足為由請調(diào)左右金吾衛(wèi)入城協(xié)助維持治安。
這批左右金吾衛(wèi)是新組建的,尚未滿員,兩衛(wèi)攏共也才八千余人,上陣自是不成,但維護治安還是足夠的。
辰時二刻,長安南門外出現(xiàn)了一支兵馬,大纛高舉,上書“大周青鸞衛(wèi)大將軍公孫”字樣。
大纛之下,卻見一員女將身裹金甲,手提銀槍,腰間一柄雪色佩劍,胯下一匹神駿白馬,微風一起,紅色披風輕舞,當真英姿颯颯。
在其身后不遠,兩員女將左右護衛(wèi),一著銀甲,一著玄甲,雖不見長兵在側(cè),然其英氣勃勃之態(tài)卻也教人不敢小覷。
最后出現(xiàn)的是一支騎兵,人馬具甲,威猛不凡。
這些人個個將馬槊握在手中,槊尖直指天空,伴著沉悶的馬蹄聲,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這支騎兵身后緊跟著一支步卒,身披重甲,肩靠陌刀,行走間昂首闊步,威勢比之前方的騎兵也是分毫不差。
再之后,則離著遠了些,看不清都有些什么,不過那旌旗招展、煙塵四起的模樣,莫名就予人一股難言的壓迫感。
這支大軍自然便是凱旋的平叛大軍,而打頭的正是玄甲重騎和陌刀營。
其實云綾大軍昨日就已抵灞橋,不過天佑帝念及第二天便是元宵佳節(jié),特意遣使讓云綾率軍在灞橋休整,正月十五再正式進入長安城。
此次班師除崔之鈺率青州及揚州兵馬各回駐地沒有跟來外,尚有二十幾萬兵馬回到長安。
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一次性進入長安城,容易生亂。
故而,云綾也借休整之機安排了各軍的入城事宜。
因著有凱旋儀式,她不好厚此薄彼,便讓諸將于各軍挑選精銳組成首批入城隊伍,其余人則分批去到城外的駐軍大營等候兵部命令。
是以,云綾帶來的這支兵馬人數(shù)只得三萬,卻是二十幾萬人中挑選出的精銳之士。
此時朱雀門城樓上,天佑帝在一眾朝臣的簇擁下望見了城外緩緩而來的大軍,不禁贊道:“氣勢雄壯,行止如一,當為國之銳士也!”
說著,他又看向一旁的公孫安世,笑道:“公孫愛卿,家中出此不世之才,當真可喜可賀啊?!?br />
聞言,公孫安世趕忙躬身行禮,恭敬回道:“陛下謬贊了,云綾年輕,行事難免有所疏失,還需磨礪才是?!?br />
天佑帝卻是笑而不語,再次將視線投向了城外的大軍。
公孫安世的話看似謙虛之言,實則也是在為云綾找補,畢竟云綾在鄴城抬舉齊王的舉動想來該是讓天佑帝氣惱的。
是以,這段日子每每有人夸贊云綾,他都會拿出這套說辭來。
說話間,大軍已到朱雀門外。
只見云綾抬手,大軍立時止住腳步,如臂指使不外如是。
旋即,她翻身下馬,攜燕十七、錢來來到城下,單膝一跪,朗聲道:“臣青鸞衛(wèi)大將軍公孫云綾叩見吾皇!伏愿吾皇萬歲!”
話音落下,三萬將士高唱“萬歲!”,山呼海嘯,聲震天地。
天佑帝努力挺直了腰身,立于城樓之上,高聲道:“眾將士為國平亂,功莫大焉,快快免禮平身吧!”
“謝陛下!”
又是一聲山呼海嘯般的呼聲,三萬人整齊劃一的動作,教人一眼便知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隨后,在禮部尚書的主持下,凱旋儀式在一片鼓樂聲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最后,隨著天佑帝旨意發(fā)出,朱雀門開啟,大軍入城。
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