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高產作物的豐收(一)
白梅花趕緊撿起筷子跑去廚房沖洗,回來后整個人都冷靜下來。
“的確是盧家人又找我麻煩了,所以最近一陣我都不能去臨江鎮上采買了。”
蘇鈺懷疑地看了看她,道:“那就拜托隔壁周嬸子幫忙采買吧。”
“好的。”
翌日,剛過辰時,西關縣楊縣令就帶著王主簿和二十名衙役來到了平安村。
林曉染沒有耽擱,帶著能干農活的八個下人和楊大人一行人來到了玉米地頭。
林曉染先掰下一個玉米棒子扒開給楊大人看。
“大人,這就是玉米,嫩玉米可以直接煮熟了吃,老玉米需要將玉米粒子搓下來磨成玉米面,貼餅子和蒸窩頭都好吃。”
楊大人拿過玉米棒子看了看,笑道:“這玉米棒子挺大的,每棵樹上都有兩三個,看來你說的畝產千斤差不多啊。”
林曉染笑道:“玉米不僅畝產高,剩下的玉米桿還能當柴燒,能省下不少木柴呢。”
楊大人哈哈大笑:“這玉米渾身都是寶啊!”
于是楊大人就吩咐二十名衙役和林家的下人們一起下地掰苞米。
人多干活快,兩刻鐘后,一畝地的苞米棒子就全部掰下來了。
看著堆成一座小山的玉米棒子,眾人都對這玉米的畝產產生了期待。
楊大人親自動手幫忙將玉米棒子裝入一個個麻袋中。
這次楊縣令把收稅用的大秤也拉過來了,所以當場就開始稱重。
王主簿負責計數。
當統計好這一畝地的玉米棒子竟然有一千五百四十六斤時,王主簿驚訝得嘴都合不上。
楊大人見他不說話,就湊過去親自看數據,這一看也是瞪圓了眼睛。
竟然畝產一千五百多斤!
簡直是神仙作物啊!竟然畝產這么高!
于是楊大人大聲將畝產念了出來。
“畝產一千五百四十六斤!”
人們聽到這個畝產量,都驚呆了,好半天才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等人群安靜下來,林曉染對楊縣令說:“這還不能算做畝產量,需要將玉米棒子曬干將玉米粒子搓下來,才能算出確切的畝產。除去外皮和玉米芯,怎么也能有一千斤的產量。”
楊縣令感慨道:“這一千斤也夠多了,你不知道,咱們大周朝所有的糧食作物畝產量都在一百六七十斤,最多的也就二百多斤。根本不夠吃的,百姓大多數都是餓著肚子過活。如今有了高產作物,百姓們不用餓肚子了。”
然后他看向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神情肅穆道:“你種出高產作物有功,本官一定會向皇上給你請功,皇上是個明君,一定會重重封賞你!”
林曉染也嚴肅下來,她大義凜然道:“民女不要什么封賞,民女只愿我大周朝的百姓人人都能吃飽飯,都能有衣穿,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民女只愿我大周朝從此兵強馬壯,富饒強盛,永遠不受外敵的侵擾!”
楊縣令看著林曉染的眼神逐漸變得肅然起敬:“林姑娘高義,楊某遠遠不及,本官代大周朝百姓謝謝你了。”
說罷,他朝林曉染拱了拱手。
林曉染趕忙避開:“大人你這是折煞我了,咱們趕緊收下一畝地吧。”
一上午的時間,五畝玉米就都收割完畢,畝產都在一千四五百斤上下。
眾人用牛車將這些麻袋都運回林家大宅,林曉染吩咐下人將玉米棒子倒出來晾曬在前院天井里。
眼看就晌午了,林曉染熱情地邀請縣令大人和他的一眾下屬在家里用飯。
林曉染昨天晚上就從空間里拿出來一袋玉米面,她已經教會廚娘怎么貼玉米面餅子了。
所以眾人的主食都一樣,就是玉米面餅子,菜色略有不同。
林曉染請了周村長過來陪縣令大人吃飯,所以主桌上坐了四個人,除了林曉染三個還有王主簿。
主桌上的菜色一共有六道,三葷三素。
紅燒肉,排骨燉豆角,蝦仁滑蛋,蒜泥茄子,白菜燉豆腐和涼拌菠菜。
而衙役們和下人們吃的就是一大鍋豬肉燉豆角,豬肉放得很足,菜里油水很大。
還有一大盆涼拌菠菜。
楊縣令頭一回吃玉米面餅子,覺得甚是好吃。
餅子正面柔軟暄騰,散發著玉米獨特的清香,背面則是一層糊嘎吱,咬上去特別焦脆,帶著一股焦香味。
“這玉米面餅子甚是好吃,而且頂餓,我吃了兩個就已經飽了。”楊縣令道。
王主簿道:“這玉米產量如此之高,玉米餅子又如此好吃,用來當軍糧正好,將士們帶著玉米餅子出去打仗也能吃口飽飯了。”
林曉染道:“二位大人,這玉米非常皮實,不挑土壤和環境,寒冷的北方和干旱的西北都可以種植,而且極好儲存,只要不受潮就可以。”
村長早就知道林曉染種了新作物,這回聽說畝產量竟然這么高,就打起了小算盤。
于是他大著膽子開口道:“縣令大人,您看這高產作物是我們村里先種出來的,明年是不是先緊著我們村種植。”